【第1篇】火災隱患排查制度怎么寫700字
一、 防火檢查制度
1. 設立防火檢查登記表,詳細記錄檢查情況。檢查中發(fā)現火災隱患,檢查人員應填寫防火檢查記錄,并按照規(guī)定,要求有關人員在記錄上簽名確認。
2. 落實三級防火檢查:即班長和職工在上班前后對本崗位( 地段)自查一次;由班組(倉庫)防火負責人負責,每周檢查一次,檢查完畢,由班長防火責任人登記簽名;防火領導小組每月檢查一次。
3. 發(fā)現隱患,提出整改意見,對整改情況予及時進行以復查;難以整改的要向礦防火責任人報告。
4. 每次防火檢查,應根據本崗位的特點著重做好三件事:一是關好窗,二是切斷電源,三是清理易燃雜物,檢查是否遺留煙頭、火種和其他災害隱患。對重點要害部位和用火用電多的工作場所進行全面的細致檢查。
二、整改火災隱患制度
1、在防火安全檢查中,應對所發(fā)現的火災隱患進行逐項登記,并將隱患情況書面下發(fā)責任人限期整改,同時要做好隱患整改情況記錄。
2、在火災隱患未消除前,應當制度防范措施,確保隱患整改期間的消防安全,對確無能力解決的重大火災隱患應當提出解決方案,及時向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報告,并由單位向公司報告。
3、檢查人員要對所查出的隱患及時進行復查。未及時復查隱患整改情況,每發(fā)生一次罰款100元,及時整改導致事故發(fā)生,要處500無罰款,并追究其責任。
4、對檢查中發(fā)現的各種隱患等問題,必須立即制定相應的處理或整改措施,未按規(guī)定要求進行整改的相關責任人和檢查人員處罰200元每人。
5、對敷衍了事應付檢查,或虛報假檢人員,不親自進行檢查的人員根據情節(jié)給予50-100元的處罰,對重大隱患漏檢導致事故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書寫經驗89人覺得有用
制定火災隱患排查制度的時候,得結合實際情況,不能光憑想象。要是脫離了單位的具體情況,搞出來的制度可能就沒什么實際用處。比如,一個小型企業(yè)跟一個大型化工廠,它們的火災隱患肯定不一樣,排查的重點也該有所不同。要是照搬別人的制度,很可能就會漏掉一些關鍵的地方。
在寫制度的時候,最好能有個專門的小組負責起草。這個小組最好是既有管理層的代表,也有基層員工參與。這樣既能保證制度的權威性,也能讓制度更接地氣。不過有時候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起草小組成員各自為政,互不溝通,結果寫出來的草案漏洞百出。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負責人沒協調好,大家各自埋頭寫自己的,最后拼起來的制度自然就不協調。
制度的內容要具體明確,不能含糊其辭。像“定期檢查消防設施”這種說法就很籠統,應該具體到多久檢查一次,由誰來檢查,檢查哪些項目,檢查完之后要怎么做。不然的話,執(zhí)行的時候就會亂套。比如有的單位規(guī)定每月檢查一次消防器材,但沒有明確由誰負責,結果每次檢查都推來推去,最后沒人管,隱患也就一直存在。
書寫注意事項:
制度里最好能附上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條款,這樣不僅能增強制度的合法性,也能起到提醒的作用。不過有時候寫制度的人可能會忽略這一點,只顧著寫自己的東西,結果制度看起來空洞無力。其實只要稍微花點時間查一下相關法規(guī),把必要的法律依據寫進去,效果就會大不一樣。
在形成正式制度之前,最好先組織相關人員討論一下。討論的時候要注意聽取大家的意見,尤其是基層員工的看法。他們長期在一線工作,對隱患的了解可能比管理者還清楚。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領導覺得某項措施很重要,但在實際操作中卻行不通,這時候就需要聽聽基層的聲音。當然,也不能一味遷就,畢竟制度還是要有一定的強制力才行。
小編友情提醒:
制度寫好之后并不是萬事大吉了,還得定期評估和修訂。因為環(huán)境在變,設備在更新,新的隱患也會不斷出現。如果一直沿用舊制度,遲早會出問題。有時候制度起草人會覺得麻煩,覺得制度剛出臺沒多久就改顯得不夠嚴肅,但實際上,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靈活性。
【第2篇】火災隱患排查抄告整改驗收制度怎么寫900字
一、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組織防火檢查,督促落實火災隱患整改,及時處理涉及消防安全的操作規(guī)程。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當組織實施防火檢查和火災隱患整改工作。
二、各部門對存在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予以消除。
三、防火巡查、檢查人員對下列違反消防安全規(guī)定的行為,應當責成有關人員當場改正并督促落實:
1、違章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
2、違章使用明火作業(yè)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等違反禁令的;
3、將安全出口上鎖、遮擋,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響疏散通道暢通的;
4、消火栓、滅火器材被遮擋影響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5、常閉式防火門處于開啟狀態(tài),防火卷簾下堆放物品影響使用的;
6、消防設施管理、值班人員和防火巡查人員脫崗的;
7、違章關閉消防設施、切斷消防電源的;
8、其他可以當場改正的行為。
違反上述規(guī)定的情況以及改正情況應當有記錄并存檔備查。
四、防火巡查、檢查人員發(fā)現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識損壞或缺失;防火門配件(閉門器、順位器)損壞或缺失;滅火器壓力不足或罐體損壞;室內消火栓配件(水槍、水帶、閥門把手等)損壞或缺失;自動消防設施損壞等不能立即整改的火災隱患,發(fā)現人應向消防安全管理人報告,檢查部門負責人將隱患問題抄告相關部門,接到隱患抄告單的部門負責人應及時配合消防安全管理人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確定整改措施、時限、部門和責任人,報消防安全責任人審批。
在火災隱患未消除之前,各部門應當落實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確保消防安全,隨時可能引發(fā)火災或者一旦發(fā)生火災將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應當將危險部位上報公司進行停產停業(yè)整改。
五、火災隱患整改完畢,負責整改的部門或者人員應當將整改情況記錄在火災隱患抄告單上,由監(jiān)察部門負責人和隱患整改部門負責人共同簽字確認后存檔備查。記錄應當記明檢查的人員、時間、部位、內容、發(fā)現的火災隱患以及處理措施等。
六、對于涉及其他共用消防設施、部位而不能自身解決的重大火災隱患,相關部門應當提出解決方案并上報公司協調解決。
七、對公安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的火災隱患,單位應當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改正并寫出火災隱患整改復函,報送公安消防機構。
書寫經驗12人覺得有用
制定一個火災隱患排查抄告整改驗收制度,得從實際工作出發(fā),結合單位的具體情況來考慮。這制度主要就是用來明確各方在排查、抄告、整改和驗收各個環(huán)節(jié)里的職責,確保每個步驟都有人負責,也方便后續(xù)追蹤和檢查。
一開始,得先把制度的適用范圍確定下來,比如適用于哪些場所、哪些人員參與等。這樣能避免在執(zhí)行過程中因為界限模糊而產生爭議。比如,對于一些大型企業(yè)來說,可能涉及到多個部門協作,那就要清楚地界定各部門的責任,是哪個部門負責排查,哪個部門負責抄告,還有哪個部門來跟進整改情況。
在具體的操作流程上,排查環(huán)節(jié)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通常情況下,排查工作應該由專業(yè)的安全管理人員來進行,他們需要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技術標準。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排查記錄一定要詳細,不能只是簡單地記個大概,比如檢查了哪些地方、發(fā)現了什么問題,這些問題的嚴重程度如何等等,都得一一記錄下來,為后續(xù)的工作提供依據。
抄告環(huán)節(jié)也很重要,一旦發(fā)現問題,就得及時通知相關部門或者責任人。這個通知方式可以多樣化,既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通過郵件或者其他通訊手段。不過有時候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一些疏忽,比如抄告單上的信息填寫不完整,或者是抄告的時間沒有明確標注,這就可能導致后續(xù)處理起來比較麻煩。
整改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針對發(fā)現的問題進行改正。一般來說,整改方案需要經過相關負責人審核后才能實施。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比如有些整改措施落實不到位,或者整改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這時候就需要重新評估整改方案,必要時調整策略。
最后就是驗收環(huán)節(jié)了,這是整個制度的核心部分之一。驗收小組應當由具有專業(yè)資質的人員組成,他們需要對照之前的排查記錄和整改方案,逐一核實整改結果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發(fā)現仍有未解決的問題,那就需要繼續(xù)督促整改,直到完全達標為止。
在整個制度的制定過程中,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要加強培訓和宣傳,提高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很多時候,火災隱患并不是因為技術上的缺陷,而是由于人的疏忽造成的。所以,定期組織培訓,讓大家了解最新的消防知識和規(guī)章制度,這對減少火災隱患很有幫助。
【第3篇】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制度怎么寫950字
(一)檢查消除火災隱患。
1.防火巡查頻次、部位和人員。
(1)在工作期間的防火巡查應當至少每日一次;
(2)防火巡查可由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實施,或結合實際,由有關工作崗位人員實施;
(3)防火巡查人員應當及時糾正違章行為,妥善處置火災危險,無法當場處置的,應當立即報告。發(fā)現初起火災應當立即報警并及時撲救;
(4)防火巡查應當填寫巡查記錄,巡查人員及其主管人員應當在巡查記錄上簽名。
2.防火巡查內容。
(1)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
(4)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tài),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
(二)組織撲救初起火災。
1.單位應當制訂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按照預案,至少每半年組織一次演練。
2.員工發(fā)現火災應當立即呼救并報“119”火警,起火部位現場員工應當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按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或電話通知消防值班人員;
(2)立即使用消火栓、滅火器等滅火,開啟送風閥、排煙閥等消防設施。
3.火災確認后,值班人員應當立即啟動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志愿消防隊應當按照預案分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通知有關人員趕赴火場,與公安消防隊保持通信聯絡,向單位火場指揮員報告火災情況,將火場指揮員指令下達有關人員;
(2)根據火災情況,使用本單位消防設施、器材撲救初起火災;
(三)引導人員疏散逃生。
1.應當在每個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確疏散引導員,負責組織引導人員疏散。
2.發(fā)生火災時,疏散引導員應當立即通過喊話、廣播等方式,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通知、引導火場人員正確逃生。
3.火災無法控制時,單位火場指揮員應當命令所有參加火災處置人員撤離。
(四)消防宣傳教育培訓。
1.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張貼圖畫、廣播等向員工宣傳防火、滅火、疏散逃生等常識。
2.對每名員工應當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對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進行上崗前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
3.通過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員工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1)熟悉消防法律、法規(guī);
(2)掌握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3)掌握本崗位消防安全職責、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guī)程及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4)掌握消防設施、器材的使用方法;
(5)掌握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引導在場人員疏散及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
書寫經驗48人覺得有用
制定一個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制度,這事得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單位的具體情況來弄。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所以不能照搬別人的模式,得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先搞清楚哪些地方最容易出問題,像倉庫、廚房這種地方就特別需要注意。要是把這些地方忽略了,那出了事可不是小事。
做這個制度的時候,得把責任劃分清楚,誰負責檢查,誰負責記錄,誰負責整改,都得明確下來。不然到時候出了問題,大家互相推諉,那就麻煩了。不過有時候寫著寫著,就會忘記一些細節(jié),比如在寫到某項具體工作流程的時候,可能會漏掉某個關鍵步驟,這就需要多看看,反復核對幾遍。
檢查的頻率也得定好。不能說想起來就查一次,不記得了就算了。最好能定期進行,比如說每個月都要全面檢查一遍,這樣就能及時發(fā)現問題。有時候寫制度的時候,容易犯這樣的小毛病,就是只顧著寫大方向,卻忘了具體的執(zhí)行細節(jié),這就需要多參考以前的經驗教訓。
對于發(fā)現的問題,一定要有相應的整改措施。不能光發(fā)現問題不管后續(xù)的事情,那樣的話問題永遠解決不了。而且整改的過程也要有人監(jiān)督,確保真的改到位了。有時候寫著寫著,會忘記加入這部分內容,覺得大家都懂,結果在實際操作中就出了岔子。
書寫注意事項:
制度里還可以加上一些獎懲措施。對那些認真排查隱患、積極整改問題的人員給予表揚,對那些敷衍了事的就得批評甚至處罰。這樣能起到激勵作用,也能讓大家重視起來。不過這里頭可能會出現一些表述上的小問題,比如有些地方用詞不太精準,導致意思表達得不夠清晰,這就需要反復修改。
小編友情提醒:
制度出來后,還得定期評估一下效果??纯词遣皇钦娴挠行В袥]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如果發(fā)現有不合適的地方,就得及時調整。有時候寫制度的時候,可能會忽略這一塊,覺得寫完就完事了,其實后續(xù)的工作同樣重要。
【第4篇】火災隱患排查、抄告、整改、驗收制度怎么寫900字
一、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組織防火檢查,督促落實火災隱患整改,及時處理涉及消防安全的操作規(guī)程。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當組織實施防火檢查和火災隱患整改工作。
二、各部門對存在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予以消除。
三、防火巡查、檢查人員對下列違反消防安全規(guī)定的行為,應當責成有關人員當場改正并督促落實:
1、違章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
2、違章使用明火作業(yè)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等違反禁令的;
3、將安全出口上鎖、遮擋,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響疏散通道暢通的;
4、消火栓、滅火器材被遮擋影響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5、常閉式防火門處于開啟狀態(tài),防火卷簾下堆放物品影響使用的;
6、消防設施管理、值班人員和防火巡查人員脫崗的;
7、違章關閉消防設施、切斷消防電源的;
8、其他可以當場改正的行為。
違反上述規(guī)定的情況以及改正情況應當有記錄并存檔備查。
四、防火巡查、檢查人員發(fā)現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識損壞或缺失;防火門配件(閉門器、順位器)損壞或缺失;滅火器壓力不足或罐體損壞;室內消火栓配件(水槍、水帶、閥門把手等)損壞或缺失;自動消防設施損壞等不能立即整改的火災隱患,發(fā)現人應向消防安全管理人報告,檢查部門負責人將隱患問題抄告相關部門,接到隱患抄告單的部門負責人應及時配合消防安全管理人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確定整改措施、時限、部門和責任人,報消防安全責任人審批。
在火災隱患未消除之前,各部門應當落實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確保消防安全,隨時可能引發(fā)火災或者一旦發(fā)生火災將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應當將危險部位上報公司進行停產停業(yè)整改。
五、火災隱患整改完畢,負責整改的部門或者人員應當將整改情況記錄在火災隱患抄告單上,由監(jiān)察部門負責人和隱患整改部門負責人共同簽字確認后存檔備查。記錄應當記明檢查的人員、時間、部位、內容、發(fā)現的火災隱患以及處理措施等。
六、對于涉及其他共用消防設施、部位而不能自身解決的重大火災隱患,相關部門應當提出解決方案并上報公司協調解決。
七、對公安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的火災隱患,單位應當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改正并寫出火災隱患整改復函,報送公安消防機構。
書寫經驗76人覺得有用
寫制度的時候,得根據實際情況來,不能照搬別人的。比如火災隱患排查這一塊兒,先得搞清楚哪些地方容易藏火患,辦公室啊、倉庫這類地方都得重點關注。像電線裸露在外的,還有堆積雜物的地方,這些都是重點檢查對象。檢查的時候要帶著記錄本,把發(fā)現的問題都記下來,這樣后續(xù)好跟進。
抄告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很關鍵,發(fā)現問題后要及時通知相關負責人,讓他們知道哪里出了問題。這一步要是拖拉了,隱患可能就變大了。寫抄告單的時候,內容得具體,別含糊其辭,比如說某個地方堆放了易燃物品,就要明確是哪個房間、哪堆東西。不過有時候寫的時候,可能會忘記寫上具體的日期,這就不太好,得記得補上。
整改這部分,負責人接到抄告單后就得行動起來,該清理的清理,該更換設備的更換。整改期間,最好能定期匯報進度,這樣上級也能掌握情況。不過有時負責整改的人可能會覺得事情不大,就拖著不辦,這就容易出問題,所以得有人盯著點。
驗收這一步也不能馬虎,整改完之后,得派人去現場看看是不是真的改好了。驗收的時候,要對照之前的記錄,逐條核對,確保沒有遺漏。要是驗收的時候,只走個過場,隨便看看就算了,那隱患可能還沒真正消除。有時候驗收人員可能因為太忙,沒仔細檢查就簽字了,這也得注意。
寫制度的時候,最好結合單位的具體情況,不能千篇一律。制度里頭得包含檢查流程、抄告程序、整改要求和驗收標準,把這些都寫清楚了,大家執(zhí)行起來才不會亂套。當然,制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得隨著實際情況調整,這樣才能保證安全。
【第5篇】火災隱患排查制度范本怎么寫650字
一、 防火檢查制度
1. 設立防火檢查登記表,詳細記錄檢查情況。檢查中發(fā)現火災隱患,檢查人員應填寫防火檢查記錄,并按照規(guī)定,要求有關人員在記錄上簽名確認。
2. 落實三級防火檢查:即班長和職工在上班前后對本崗位( 地段)自查一次;由班組(倉庫)防火負責人負責,每周檢查一次,檢查完畢,由班長防火責任人登記簽名;防火領導小組每月檢查一次。
3. 發(fā)現隱患,提出整改意見,對整改情況予及時進行以復查;難以整改的要向礦防火責任人報告。
4. 每次防火檢查,應根據本崗位的特點著重做好三件事:一是關好窗,二是切斷電源,三是清理易燃雜物,檢查是否遺留煙頭、火種和其他災害隱患。對重點要害部位和用火用電多的工作場所進行全面的細致檢查。
二、整改火災隱患制度
1、在防火安全檢查中,應對所發(fā)現的火災隱患進行逐項登記,并將隱患情況書面下發(fā)責任人限期整改,同時要做好隱患整改情況記錄。
2、在火災隱患未消除前,應當制度防范措施,確保隱患整改期間的消防安全,對確無能力解決的重大火災隱患應當提出解決方案,及時向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報告,并由單位向公司報告。
3、檢查人員要對所查出的隱患及時進行復查。未及時復查隱患整改情況,每發(fā)生一次罰款100元,及時整改導致事故發(fā)生,要處500無罰款,并追究其責任。
4、對檢查中發(fā)現的各種隱患等問題,必須立即制定相應的處理或整改措施,未按規(guī)定要求進行整改的相關責任人和檢查人員處罰200元每人。
5、對敷衍了事應付檢查,或虛報假檢人員,不親自進行檢查的人員根據情節(jié)給予50-100元的處罰,對重大隱患漏檢導致事故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書寫經驗32人覺得有用
在寫火災隱患排查制度的時候,得先把范圍確定下來,不然寫出來的內容會顯得很散。比如,這個制度主要是針對企業(yè)內部還是公共區(qū)域?如果是企業(yè)內部的話,那就要考慮到生產設備、員工操作習慣等方面。要是公共區(qū)域,那可能就得側重于消防通道、電器線路這些地方。
寫之前最好能實地考察一下,看看哪些地方容易出現問題。比如上次我去檢查的時候,就發(fā)現有個倉庫里的滅火器壓力表顯示偏低,當時也沒太在意,覺得應該問題不大,結果后來才知道這樣很危險。所以,在寫制度的時候,要把這些問題都考慮到,別光憑感覺寫。
書寫注意事項:
寫的時候要注意措辭,既要嚴肅又要能讓大家看明白。像什么“定期檢查”、“及時整改”這樣的詞,就比那些復雜的詞好理解。不過有時候也會不小心寫錯,比如把“檢查”寫成“監(jiān)察”,雖然意思差不多,但仔細看還是能發(fā)現差別。
還有就是,制度里頭最好能附上一些具體的操作步驟,這樣執(zhí)行起來才不會亂。比如說排查流程,第一步該做什么,第二步又該怎么做,都要寫清楚。像以前我見過一個制度,寫得挺詳細的,但就是沒說具體到哪個部門負責,結果出了問題大家都互相推諉。
寫完之后,最好能找?guī)讉€同事看看,聽聽他們的意見。有時候自己寫的東西,自己看不出來問題,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毛病。比如有一次我寫了個草案,我自己看了好幾遍都沒發(fā)現問題,結果同事一說,才發(fā)現有些地方邏輯不通,還得重新修改。
【第6篇】輸變所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制度怎么寫1400字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根據公司*****文件精神,對公司現有生產設備運行方式,進一步加大對輸電線路、變電站設備火災隱患的排查治理力度,現制定火災隱患排查預案。
一、火災隱患排查治理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
**********
“隱患排查”工作辦公室設在輸變所。
二、檢查消除火災隱患
防火巡查安排
1、在工作期間的防火巡查變電站至少每日一次、各線路至少每月一次;
1)、輸變電管理所:
部位:管轄的各條35kv線路
負責人:****
成員:********
2)、***變電站:
部位:站內設備;負責人:****
3)、***變電站
部位:站內設備;負責人:****
4)、***變電站
部位:站內設備;負責人:****
5)、***變電站
部位:站內設備;負責人:****
2、防火巡查可由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實施,或結合實際,由有關工作崗位人員實施;
3、防火巡查人員應當及時糾正違章行為,妥善處置火災危險,無法當場處置的,應當立即報告。發(fā)現初起火災應當立即報警并及時撲救;
4、防火巡查應當填寫巡查記錄,巡查人員及其主管人員應當在巡查記錄上簽名。
三、應急指揮部
1、負責輸變電管理所管轄范圍出現火災、火險時的統一調度指揮;
2、負責與消防、醫(yī)療等主管部門和單位緊急聯絡,必要時通報相鄰單位和周圍居民區(qū);
3、結合事故現場對事故周圍環(huán)境(居民住宅區(qū)、農田保護區(qū)、水流域)和污染狀況進行跟蹤調查和事后評估。
四、重點防火部位
重點防火部位包括:
(1)線路走廊易燃易爆區(qū);
(2)變電站主設備區(qū);
(3)變電站主控室;
(4)其它重點防火部位。
五、防火巡查內容
1、輸電線路、變電站設備各接觸點有發(fā)熱、燒紅現象,充油設備油溫高不符合規(guī)程要求。
2、站內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
3、站 內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
4、站內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
5、常閉防火墻是否處于封閉狀態(tài);
(1)、發(fā)生滅火時應立即啟動急疏散預案,并按照預案,至少每半年組織一次演練。
(2)、員工發(fā)現火災應當立即呼救并報“119”火警,起火部位現場員工應當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按下手支火災報警按鈕或電話通知消防值班人員;
2)立即使用消火栓、滅火器等滅火,開啟送風閥、排煙閥等消防設施。
3)、火災確認后,值班人員應當立即啟動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志愿消防應當按照預案分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①、通知有關人員趕赴火場,與公安消防隊保持通信聯絡,向單位火場指揮員報告情況,將火場指揮員指令下達有關人員;
②、根據火災情況,使用本單位消防設施、器材撲救初起火災;
六、引導人員疏散逃生
1、應當在每個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確疏散引導員,負責組織引導人員疏散。
2、發(fā)生火災時,疏散引導員應當立即通過喊話、廣播等方式,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通知、引導火場人員正確逃生。
3、火災無法控制時,單位火場指揮員應當命令所有參加火災處置人員撤離。
七、定期消防宣傳教育培訓
1、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張貼圖畫、廣播等向員工宣傳防火、滅火、疏散逃生等常識。
2、對每名員工應當至少每半年進行了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對新上崗位的員工進行了上崗前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
3、通過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員工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1)熟悉消防法律、法規(guī);
(2)掌握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3)掌握本崗位消防安全職責、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guī)程及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4)掌握消防設施、器材的使用方法;
(5)掌握火災報警程序、撲救初起火災、引導在場人員疏散及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
八、火災應急響應流程圖
輸變電管理所
二o一*年*月***日
書寫經驗69人覺得有用
輸變所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制度怎么寫
寫制度,得結合實際情況來弄。輸變所這地方設備多,電線電纜密布,平時工作忙,稍不留神就可能埋下火患。制定個制度,得先把哪些地方容易出問題搞清楚,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想辦法解決。
一開始得有個大致的思路,比如說設備運行情況,線路連接處有沒有松動發(fā)熱,還有那些老舊的配電柜,時間長了難免會有問題。這些東西都得定期檢查,不能等到出了事才想起來管。檢查的時候要認真仔細,不能馬虎了事。要是發(fā)現什么隱患,就得及時處理,不能拖著不管。
有些時候,工作人員可能因為忙或者其他原因,對一些細節(jié)沒太在意。比如上次我就聽說,某個值班員巡查時走馬觀花,結果沒注意到角落里的配電箱接線端子已經發(fā)黑冒煙了。這種事情不是沒有可能發(fā)生,所以得在制度里強調一下,讓大家提高警惕。
書寫注意事項:
消防器材的配備也很重要。輸變所里滅火器要擺放在顯眼易取的位置,還得定期檢查壓力表和有效期。要是發(fā)現過期失效的,必須馬上更換。這可不是小事,萬一真著火了,消防器材不起作用那麻煩就大了。
制度里還應該包括培訓的內容,讓員工了解基本的防火知識和應急措施。要是員工都不懂這些,出了事只會手忙腳亂。培訓的形式可以多樣,除了理論講解,還可以組織實地演練,這樣印象會更深。
有時候領導層可能會覺得制度寫得越詳細越好,恨不得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寫死。其實這樣反而不好,制度太繁瑣反而沒人愿意看,執(zhí)行起來也會打折扣。關鍵是要抓住重點,把最核心的東西說清楚就行。
制度寫好后也不是萬事大吉了,得有人負責監(jiān)督落實。要是光寫在紙上,沒人去執(zhí)行,那跟沒寫一樣。所以制度里最好也明確一下監(jiān)督的責任部門和個人,定期檢查制度的執(zhí)行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整改。
小編友情提醒:
制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得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完善。輸變所的工作環(huán)境和設備狀況都在變化,制度也要跟著變化。要是發(fā)現原來的規(guī)定已經不符合當前的情況了,就得趕緊修改,不能一直沿用老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