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有哪些
篇1
1. 檢查設備:在開始工作前,必須對電爐、電氣系統(tǒng)、冷卻系統(tǒng)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無異常。
2. 佩戴防護裝備:作業(yè)人員應穿戴好防護服、安全帽、防護眼鏡、絕緣鞋等個人防護裝備。
3. 啟動操作:遵循電爐啟動程序,不得擅自改變設定參數(shù)。
4. 加料與熔煉:按規(guī)定比例和順序加入原料,注意防止飛濺。
5. 監(jiān)控溫度與化學成分:持續(xù)監(jiān)控電爐內的溫度和鋼水化學成分,確保在安全范圍內。
6. 出鋼與澆鑄:出鋼時應避免鋼水流溢,澆鑄過程中要防止冷凝。
7. 維護保養(yǎng):定期進行設備維護保養(yǎng),及時排除隱患。
8. 緊急處理:遇到異常情況,立即停止操作并啟動應急預案。
篇2
1. 檢查設備:在啟動電弧爐前,必須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包括爐體、電氣系統(tǒng)、冷卻系統(tǒng)、氣體供應和排放設施等。
2. 穿戴防護裝備:煉鋼工需穿戴耐高溫的防護服、防護眼鏡、防塵口罩、絕緣手套及安全鞋。
3. 安全操作程序:遵循預熱、裝料、熔煉、脫氧、出鋼等步驟,每個步驟都需嚴格執(zhí)行安全規(guī)定。
4. 應急準備:確?,F(xiàn)場配備滅火設備、急救箱和應急撤離路線明確。
5. 通信聯(lián)絡:保持與控制室和其他工種的良好溝通,以便及時應對異常情況。
篇3
煉鋼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
煉鋼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熟悉設備:每位煉鋼工必須了解所操作的煉鋼設備,包括其工作原理、性能特點和安全裝置。
2. 個人防護:佩戴適當?shù)姆雷o裝備,如頭盔、護目鏡、防護手套和耐熱鞋,以防止飛濺物和高溫傷害。
3. 檢查作業(yè)環(huán)境:在開始工作前,檢查工作區(qū)域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如漏水、漏電、通風不良等。
4. 操作程序:遵循標準化的操作流程,不得擅自更改設定或跳過步驟。
5. 應急響應:熟悉應急處理程序,如火災、泄露、設備故障等情況的應對措施。
6. 交接班制度: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手續(xù),確保信息傳遞準確無誤。
7. 保持清潔:定期清理工作區(qū)域,避免油脂、粉塵等積累引發(fā)事故。
篇4
工貿(mào)企業(yè)電爐煉鋼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設備檢查與準備
2. 煉鋼操作流程
3. 應急處理措施
4. 個人防護裝備使用
5. 工作場所安全規(guī)定
6. 環(huán)境保護與廢物處理
篇5
煉鋼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
1. 穿戴防護裝備:包括頭盔、護目鏡、耐高溫手套、防火服和防塵口罩,確保身體各部位得到充分保護。
2. 了解設備操作:熟悉煉鋼爐、起重機、輸送帶等設備的操作方法及應急措施。
3. 檢查設備狀態(tài):每次作業(yè)前,檢查設備是否正常,有無損壞或故障。
4. 遵守操作流程:按照既定的工藝流程進行作業(yè),不得擅自更改。
5. 注意火源管理:避免火源接觸易燃物,及時熄滅火種。
6. 安全間距:保持與高溫區(qū)域的安全距離,防止燙傷。
7. 嚴禁違規(guī)操作:不得超負荷工作,不得在無人監(jiān)控下操作危險設備。
8. 應急響應:了解并掌握應急預案,遇到緊急情況能迅速采取措施。
篇6
平爐煉鋼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
平爐煉鋼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強、風險較高的生產(chǎn)活動,其安全操作規(guī)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熟悉設備:每一位煉鋼工必須了解平爐的構造、功能及操作流程,掌握緊急停機和故障排除方法。
2. 個人防護:佩戴必要的勞保用品,如防塵口罩、隔熱手套、防護眼鏡、安全帽和防火服。
3. 檢查設備:工作前,對平爐進行詳細檢查,確保設備完好無損,無漏電、漏氣等安全隱患。
4. 合理操作:遵循操作手冊,正確控制火候、溫度和時間,避免過熱或過冷導致的事故。
5. 應急準備:熟悉并定期演練應急預案,如火災、泄露、爆炸等突發(fā)情況的應對措施。
6. 保持清潔:及時清理爐內積灰,防止積灰引發(fā)的燃燒或爆炸。
7. 通訊暢通:確保與同事、調度員的通訊暢通,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迅速響應。
篇7
1. 操作前準備:
- 檢查設備:確保中頻感應爐各部件完好,無異常磨損或損壞。
- 安全裝備:佩戴防護眼鏡、耳塞、安全帽、耐熱手套及防滑鞋,必要時穿防火服。
- 環(huán)境檢查:清除工作區(qū)域內的雜物,保持通道暢通。
2. 設備啟動與運行:
- 啟動程序:遵循設備操作手冊,正確啟動電源,預熱爐體。
- 加料操作:根據(jù)工藝要求,有序加入廢鋼或其他原料,避免過載。
- 煉鋼過程:監(jiān)控溫度、熔化速度,調整功率以控制冶煉進度。
3. 應急處理:
- 異常情況:如發(fā)生漏電、火花飛濺等,立即按下緊急停止按鈕,并通知維修人員。
- 滅火準備:知曉并能熟練使用滅火器,一旦起火,迅速撲滅。
4. 停機與維護:
- 關機程序:按順序關閉電源,冷卻系統(tǒng),清理爐內殘渣。
- 定期保養(yǎng):定期檢查設備,及時更換磨損部件,確保設備良好運行狀態(tài)。
電爐煉鋼工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范文
1、通電前應檢查爐子設備,如發(fā)現(xiàn)漏電、漏水、漏油時,應立即處理。
2、出鋼坑、出渣坑和渣罐內必須保持干燥,不準潮濕,以防爆炸??友匾3终麧崳⒃O有堅固的安全護欄。
3、清理渣坑應在熔化期進行,必須和有關人員聯(lián)系好,設立警告標志。
4、加礦石時必須緩慢地加入爐內,不可快速加入,以防大沸騰造成跑鋼。在熔化期和氧化期渣子流入渣罐時,嚴防水和潮濕物品進入渣罐,以免爆炸。
5、扒渣時動作要穩(wěn),不要用力過猛,以防鋼水濺出傷人。
6、往爐內加入炭粉、硅鐵粉、鋁粉等粉狀物時,要站在爐門側面操作,防止噴火傷人。
7、使用大錘時,要事先檢查錘頭安裝是否牢固,周圍禁止站人,打錘者嚴禁戴手套操作。
8、在打鑿出鋼口時,工作人員應當前后聯(lián)系呼應,這時不得往爐內加人易燃物料,防止噴火傷人。
9、出鋼時煉鋼工必須和配電工聯(lián)系,先將電源切斷。否則,不準傾爐出鋼。
10、更換爐蓋、更換電極,調整電極等必須在停爐后進行。吊裝爐蓋、電極時要由專人指揮吊車。
11、修砌出鋼槽時,不準傾爐,以防傾爐時將人翻入坑中。
12、裝爐料時,爐門必須關閉。二次進料時,不準使用潮濕的爐料,任何人不得到爐子上去揀料,以防爆炸傷人。
13、正常生產(chǎn)期間,非生產(chǎn)人員未經(jīng)批準不得進入配電室和變壓器室。
14、傾爐出鋼前,應將盛鋼桶的位置對好,得到澆注工指揮信號后再傾爐出鋼。
15、使用氧氣吹燒前,必須檢查氧氣閥門是否靈活,膠管和吹氧管的接頭處螺母必須擰緊,并有專人開閉氧氣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