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內容
一、安全出口的基本要求
1. 風硐的安全出口應設在地表易于到達的位置,確保緊急情況下人員能迅速撤離。
2. 出口數量應至少有兩個,以防止一個出口受阻時的應急需求。
3. 出口通道應保持暢通無阻,無堆積物,照明充足,標志清晰。
二、出口設施的規(guī)定
1. 安全出口應設有明顯的標識,如“安全出口”、“exit”等,并配以箭頭指示方向。
2. 出口門應為防火材料制成,且開啟方向應朝向疏散方向,便于快速通過。
3. 附近應配備應急設備,如滅火器、安全燈等,以便于應對突發(fā)情況。
三、維護與檢查
1. 每日進行例行檢查,確保出口通道無堵塞,設備完好。
2. 每月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包括門的開啟靈活性、照明設備的效能等。
3. 每年進行一次消防演練,檢驗安全出口的實際使用效果。
四、應急預案
1. 制定詳細的安全疏散計劃,明確各崗位人員在緊急情況下的職責。
2. 培訓員工熟悉安全出口位置和疏散路線,定期進行疏散演練。
3. 設立應急聯(lián)絡機制,確保信息及時傳遞,快速響應。
五、安全管理
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安全責任人,落實日常巡查。
2. 對違規(guī)占用出口通道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確保通道暢通。
3. 及時更新安全出口設施,保證其功能有效。
標準
1. 符合《礦山安全法》關于安全出口的相關規(guī)定。
2. 按照《建筑防火設計規(guī)范》設置防火門和疏散指示標志。
3. 依據《企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guī)范》進行安全出口的管理和維護。
考試題及答案
1. 風硐安全出口的數量要求是什么?(答案:至少兩個)
2. 安全出口門的開啟方向應如何設置?(答案:朝向疏散方向)
3. 安全出口附近應配備哪些應急設備?(答案:滅火器、安全燈)
4. 多久進行一次全面的出口通道和設備檢查?(答案:每月)
5. 應急預案中,員工需要進行什么培訓?(答案:熟悉安全出口位置和疏散路線)
以上規(guī)程旨在確保風硐安全出口的有效性,提高緊急情況下的人員疏散效率,保障生命安全。所有相關人員應嚴格遵守,確保執(zhí)行到位。
風硐安全出口措施規(guī)程范文
第一章 工程說明
普陽礦業(yè)礦建工程隊準備施工回風立井風硐及安全通道,為指導施工特編制此規(guī)程。
一、開門位置及方位:
在坐標_,y開門,真方位207°,設計斷面安息角為36°底寬4.0m,以堅曲線曲線半徑為5.7m施工風硐明槽4.5m,再以坡度45°原方位原斷面尺寸施工11.4米。明槽完成后,由下向上發(fā)碹,地表以下11.4m按真方位27°,斷面為3.4×3.8m2(荒寬×荒高),坡度45°對風硐進行發(fā)碹,再以堅曲線曲線半徑為5.7m原方位原斷面尺寸進行發(fā)碹,風硐直線段與風硐引風道岔按原方位原斷面尺寸進行發(fā)碹,發(fā)碹完成后,對碹體進行回填,預計回填量為 62.5m3。
在坐標_,y開門,真方位27°,設計按安歇角36°,以坡度35°向下施工安全通道明槽8米,在按原方位,按平坡施工安全通道明槽8米。明槽完成后由平坡段反向發(fā)碹,發(fā)碹斷面2.1×2.6(荒寬×荒高)施工至起坡點后按原方位原斷面坡度35°向上發(fā)碹至地表段在按原方位原斷面施工2米,施工發(fā)碹完成后,對碹體進行回填,預計回填量為96m3。
二、用途:
用于回風,行人。
三、工程量:
開挖量:728.6m3。
回填量:158.5 m3。
四、施工方法:
一、明槽開挖施工方法
1、風硐、風硐門明槽開挖斷面尺寸及施工方法。
(1)斷面尺寸:按設計為,安息角36°底寬4.2米(如圖所示)。
(2)明槽表土層及地表段采用挖掘機挖掘至基巖后回填巖石并澆注片石砂漿墊層(規(guī)格:4m×0.3m(寬×厚))作為風硐、風硐門基礎,在挖掘至井筒2m處時停止機械挖掘采用人工挖掘至井筒。
(3)明槽基巖段:風鉆打眼,煤礦許用二級乳化炸藥爆破,耙斗機裝車,鏟車進行運輸。
(4)在基巖層里明槽開挖處施工,必須采用少裝藥放小炮落碴施工,施工至井筒2米處時必須采用放震動炮的方式使巖石自然落下向前施工至井筒。在向下挖掘至地表6.0m處向前施工至井筒2m處時停止施工做好貫通準備。
2、安全通道明槽開挖斷面尺寸及施工方法
(1)斷面尺寸:按設計為,安息角36°底寬2.7m(如圖所示)
(2)明槽表土層及地表段采用挖掘機挖掘至基巖后回填巖石并澆注片石砂漿墊層(規(guī)格2.7m×0.3m(寬×厚))作為安全通道基礎,在挖掘至井筒2m處時停止機械挖掘采用人工挖掘至井筒。
(3)明槽基巖段:風鉆打眼,煤礦許用二級乳化炸藥爆破,耙斗機裝車,鏟車進行運輸。
(4)在基巖層里明槽開挖處施工,必須采用少裝藥放小炮落碴施工,施工至井筒2米處時必須采用放震動炮的方式使巖石自然落下向前施工至井筒。在向下挖掘至地表4.0m處向前施工至井筒2m處時停止施工做好貫通準備。
二、發(fā)碹施工方法
1、風硐、風硐門發(fā)碹斷面尺寸及施工方法
(1)斷面尺寸:風硐3.4×3.8m2(荒寬×荒高),風硐門2.1×2.6m2(荒寬×荒高)
(2)回風立井風硐、風硐門采用鋼筋混凝土發(fā)碹方式支護,支護厚度為300mm;(配筋如圖所示)。
(3)采用自下而上整體澆筑體澆筑,以減少接茬,增加其防水、防漏風性能。風硐直線段采用一次性按坡度45°穩(wěn)模一次自下而上整體澆筑至曲線段,曲線段,采用一次性按堅曲線半徑6穩(wěn)模一次整體澆筑,直線段、引風道、風硐門采用穩(wěn)模一次整體澆筑。
2、安全通道發(fā)碹斷面尺寸及施工方法
(1)斷面尺寸:2.1×2.6m2(荒寬×荒高)
(2)回風立井安全通道明槽段采用鋼筋混凝土發(fā)碹方式支護,支護厚度為300mm;(配筋如圖所示)。
(3)采用自下而上整體澆筑體澆筑,以減少接茬,增加其防水、防漏風性能。安全通道直線段采用一次穩(wěn)模整體澆筑至變坡點,變坡點向上按35°一次穩(wěn)模整體進行澆注,在向前一次穩(wěn)模進行整體澆注。
三、明槽回填施工
1、當混凝土澆筑完畢拆完模,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即可進行明槽回填。土方回填前應清除基底的垃圾、樹根等雜物,抽除基坑積水、淤泥,在基底壓實后再進行。
2、回填方式為:以機械為主,人工為輔,主要利用裝載機裝運土,對稱均勻回填分層壓實,厚度不大于500mm。
五、控制要素:
全程中心、腰線控制。
六、工期:1個月
七、重要說明:
明槽開挖完畢后必須立即進行澆筑施工,不能造成暴槽,以及因氣候變化與地質不利因素發(fā)生塌方及積水等事故,因此必須在開挖前做好下道工序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勞動力組織、技術措施、施工裝備等工作。
安全通道、風硐在基巖以上必須挖基礎,基礎要求為挖至基巖再用巖石回填至地表后進行澆注片石砂漿墊層風硐規(guī)格:4m×0.3m(寬×厚),安全通道規(guī)格2.7m×0.3m(寬×厚)在進行發(fā)碹。
第二章 安全技術措施
1、在明槽開挖之前風筒附近停止一切其他作業(yè),風筒口要封閉好,風筒提升所用罐籠要放至風筒蓋上,筒周圍柵欄要進行檢修并鎖好,風筒周圍柵欄上要掛警示牌。
2、風筒下部回風聯(lián)絡巷道與風筒連接處前20米處要設柵欄,禁止井下人員靠近風筒底部。
3、明槽開挖期間挖掘機前嚴禁站人,需要人工施工時挖掘機則停止使用。
4、夜間挖土施工時,應配置有足夠的燈光照明;
5、為預防邊坡塌方,禁止在邊坡上堆土,當在邊坡上側堆放材料及移動施工機械時,應距離邊坡上邊緣1.0m以上,材料高度不超過1.5m。
6、必須設專人監(jiān)測土坡變化、防止土坡塌落傷人。
7、在基巖段炮掘施工時要注意:
(1)嚴禁多裝藥。裝藥后,每眼必須用炮泥封實封嚴。
(2)裝藥時,必須使用木質炮棍,嚴禁用金屬桿代替。
(3)必須正向裝藥,嚴禁反向裝藥。嚴禁打眼與裝藥平行作業(yè),嚴禁在殘眼內鉆眼。
(4)放炮線和連接線、電管腳線和連接線、腳線和腳線之間的接頭必須相互扭緊并懸掛、不得與軌道、金屬管、鋼絲繩等導電體相接觸。
(5)放炮線應隨用隨掛,不得固定使用,如有破損應及時更換。
(6)放炮線與電纜、信號線應分別掛在巷道的兩側,如果必須掛在同側,應掛在電纜下方,保持0.3m以上距離,放炮前,放炮線應扭結成短路。
(7)放炮前,應做好警戒工作,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員到警戒線以外的安全地點,班組長必須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后,方準下達起爆命令。
(8)放炮員必須持證上崗,由專職爆破員擔任,爆破員必須最后離開工作面,在距爆點直線100m以外用放炮器引爆,嚴禁明火、動力放炮及放糊炮,放炮線嚴禁長度不足。
(9)放炮員接到放炮命令后,必須先發(fā)出爆破警號,至少再等5s,方可起爆。
(10)發(fā)爆器的鑰匙必須由爆破員隨身攜帶,嚴禁轉交他人;不到爆破通電時,不得將鑰匙插入發(fā)爆器;爆破后,應立即將鑰匙拔出,摘掉母線并扭結成短路。
(11)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煙被吹散,爆破員和班組長必須首先巡視爆破地點進行全面檢查殘爆和拒爆等情況,如有危險情況,必須立即處理。設立警戒人員由班組長親自撤回后方可進入工作面
(12)通電拒爆時,爆破員必須先取下鑰匙,并將爆破母線從電源上摘下,扭結成短路;使用延期電雷管時,至少要等15min,才可沿線路檢查,找到拒爆原因。
(13)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在班組長指導下進行,并應當班處理完畢;如果當班末能處理完畢,當班爆破員必須在現(xiàn)場向下一班爆破員交接清楚。處理拒爆時,必須遵守下列規(guī)定;
由于連線不良造成拒爆,可重新連線起爆;
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重打與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裝藥起爆;
嚴禁用鎬刨或從炮眼中取原放置的起爆藥卷,或從起爆藥卷中拉出電雷管。不論有無殘余炸藥,嚴禁將炮眼殘底繼續(xù)加深,嚴禁用打眼方法往外掏藥,嚴禁用壓風吹拒爆炮眼。
處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員必須詳細檢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末爆的雷管;
在拒爆處理完畢以前,嚴禁在該地點進行與處理拒爆無關的工作。
(14)火藥、電管應分別存放在專用的箱內且上鎖,不得散放箱外及混放,火藥箱、電管箱必須放在警戒線以外,且遠離機械,電氣設備的安全地點?;鹚幭?、電管箱二者相距20m以上,火工品箱內嚴禁存放其它工具,且上鎖,鑰匙由放炮員攜帶。
(15)建立火工品管理臺帳,剩余火藥及時返回箱內。
8、穩(wěn)模時,橫豎斜撐必須打牢、生根可靠、模板連接可靠,防止傷人。風硐及安全通道與井口連接處施工時在井筒連接處下方必須架設好穩(wěn)固的平臺。
9、澆筑時,所搭設的腳手架必須牢固,施工人員必須佩帶保險帶及安全帽。
10、使用攪拌機振動棒、電泵等設備時,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杜絕漏電傷人事故的發(fā)生。
11、穩(wěn)模、澆筑前,派專人監(jiān)測基槽邊坡有無裂縫坍塌等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處理,保證施工安全。
12、拆模時,必須設置警戒區(qū)域,并派人監(jiān)護。拆模必須拆除干凈徹底,不得保留有懸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時清理,堆放整齊。嚴禁人員站在下方,防止傷人。
13、穩(wěn)立碹股時人員應注意安全,穩(wěn)好后及時安裝拉鉤連接裝置,保證碹股連接牢固可靠。
14、回填土施工現(xiàn)場應欄出警戒線以防機械傷人,回填土人工平整夯壓作業(yè)應在施工機械旋轉臂范圍之外進行。
15、進入施工現(xiàn)場,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佩戴并正確使用好個人保護用具。
16、作業(yè)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取得有效地崗位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
17、施工必須有足夠的照明,臨時電線必須架空在4.5m高度以上,潮濕地點施工必須使用低壓安全用電。
18、人員登高作業(yè)必須配備安全帶,且必須生根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