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wǎng)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wǎng)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規(guī)程 > 安全規(guī)程

密閉爐崗位通用安全規(guī)程

更新時間:2024-11-20 查看人數(shù):65

密閉爐崗位通用安全規(guī)程

內容

一、崗位職責與權限

1. 密閉爐操作員需熟悉設備操作流程,確保設備安全運行。

2. 負責日常設備檢查,包括爐體、控制系統(tǒng)、安全裝置等,及時報告異常情況。

3. 按照操作手冊執(zhí)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設定參數(shù)。

4. 在緊急情況下,執(zhí)行應急程序,確保人員安全。

二、安全操作規(guī)程

1. 進入作業(yè)區(qū)域前,穿戴好防護裝備,如防護服、安全帽、防塵口罩等。

2. 開啟設備前,確認爐內無雜物,壓力、溫度等指標正常。

3. 爐內作業(yè)時,保持通風設備運行,避免有害氣體積聚。

4. 設備運行中,定期監(jiān)測各項參數(shù),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停機。

5. 關閉設備后,進行冷卻處理,待設備完全冷卻后再進行后續(xù)操作。

三、設備維護與保養(yǎng)

1. 定期清理爐內殘留物,防止堵塞。

2. 檢查設備連接件,確保無松動、磨損現(xiàn)象。

3. 對電氣設備進行絕緣測試,確保電氣安全。

4. 定期潤滑運動部件,保持設備良好運行狀態(tài)。

四、應急處理

1. 發(fā)生火災時,使用滅火器滅火,并啟動火警報警系統(tǒng)。

2. 若發(fā)生氣體泄漏,迅速關閉相關閥門,撤離現(xiàn)場并通知相關人員。

3. 遇到設備故障,遵循故障排除指南,無法解決時立即報告。

標準

1. 執(zhí)行國家安全生產(chǎn)法規(guī)和行業(yè)標準,確保作業(yè)合規(guī)。

2. 嚴格執(zhí)行企業(yè)內部安全規(guī)章制度,定期進行安全培訓。

3. 設備維護保養(yǎng)應符合制造商建議和行業(yè)最佳實踐。

4. 應急預案應定期演練,確保員工熟悉應對措施。

考試題及答案

1. 密閉爐操作員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答案:熟悉設備操作流程,負責日常設備檢查,執(zhí)行操作手冊,緊急情況下執(zhí)行應急程序。

2. 進行密閉爐作業(yè)時,應如何保護個人安全? 答案:穿戴防護裝備,如防護服、安全帽、防塵口罩等。

3. 如何處理設備運行中出現(xiàn)的異常情況? 答案:立即停機,監(jiān)測參數(shù),若問題持續(xù),報告給相關人員。

4. 發(fā)現(xiàn)氣體泄漏應如何行動? 答案:迅速關閉相關閥門,撤離現(xiàn)場并啟動報警系統(tǒng)。

5. 密閉爐的維護保養(yǎng)頻率應如何確定? 答案:應根據(jù)設備制造商的建議和實際運行狀況定期進行。

密閉爐崗位通用安全規(guī)程范文

1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進入密閉爐崗位嚴格遵守《密閉爐崗位通用安全規(guī)程》。

2禁止吸煙及攜帶火種,禁止在崗位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與生產(chǎn)無關的物品,保持各崗位環(huán)境的整潔和工作通道的暢通。

3各崗位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現(xiàn)場的通風風機全部打開,以防co中毒或爆炸事故發(fā)生;

4檢修需動火,必須執(zhí)行動火六大禁令

4.1動火證未經(jīng)批準,禁止動火;

4.2不與生產(chǎn)系統(tǒng)可靠隔絕,禁止動火;

4.3不進行清洗、置換不合格,禁止動火;

4.4不消除周圍易燃物,禁止動火;

4.5不按時做動火分析,禁止動火;

4.6沒有消防措施,禁止動火;

5凡進入設備或容器內,必須執(zhí)行化工部“進入容器、設備的八個必須”,以確保人身安全。

5.1必須申請、辦證、并得到批準。

5.2必須進行安全隔絕。

5.3必須切斷動力電,并使用安全燈具。

5.4必須進行置換、通風。

5.5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

5.6必須佩帶規(guī)定的防護用具。

5.7必須有人在器外監(jiān)護,并監(jiān)守崗位。

5.8必須有搶救后備措施。

6緊急停電操作

6.1四樓或監(jiān)控畫面上突然發(fā)現(xiàn)電極筒內冒黑煙。

6.2電極軟斷、硬斷、下滑危及人身和設備的電極故障。

6.3導電系統(tǒng)出現(xiàn)放電現(xiàn)象或發(fā)生短路。

6.4爐內設備大量漏水,具體反映在:當氫氧分析儀顯示的氫含量超過18%,而且呈跳躍式繼續(xù)上漲時。

6.5爐底、爐壁嚴重燒穿。

6.6變壓器發(fā)生故障及其油冷卻系統(tǒng)發(fā)生大量漏油。

6.7電石爐出現(xiàn)大塌料或者電極電流瞬間下降超過30ka。

6.8液壓系統(tǒng)發(fā)生大量漏油。

6.9動力電突然跳閘導致循環(huán)水供應中斷。

6.10發(fā)生火災或其它嚴重事故。

6.11凈化系統(tǒng)氧氣含量超標(o2含量突然超過0.8%),出現(xiàn)設備故障(粗氣或凈氣風機故障及防爆膜爆裂)。

7降負荷停電

7.1當環(huán)形加料機的某個料倉連續(xù)兩個小時未上料。

7.2當凈化系統(tǒng)氫氧分析儀檢測出氫含量超過15%,而且還在連續(xù)不斷的上漲。

7.3電石爐變壓器出現(xiàn)輕瓦斯報警。

7.4在出爐過程中出爐小車突然發(fā)生脫軌。

8報警裝置處于完好備用狀態(tài)。

9為防止氣體泄漏等意外事故發(fā)生,必須備置必要的檢測儀、防毒面具,急救護具。

10操作人員作業(yè)過程中如感到身體不舒服(如頭痛、呼吸困難嘔吐等),應立即通知組長或有關人員,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休息或到醫(yī)院進行治療,禁止繼續(xù)操作,以免發(fā)生事故。

11巡視檢查和檢修作業(yè)時,戴好安全防護用具,隨身攜帶co氣體檢測器,隨時檢測co的濃度,保持與中控室聯(lián)系,以防種種原因而造成co中毒。

12進入產(chǎn)生和存貯co氣體的工作場所,必須先觀察co在線檢測值或使用co檢測儀進行檢測,符合進入條件或檢修條件,人員方可進入,其它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工作現(xiàn)場co的濃度超過70ppm,工作人員勞保用品必須穿戴齊全,佩戴co過濾式防毒面具。工作現(xiàn)場co的濃度超過400ppm,工作人員停止繼續(xù)作業(yè),迅速撤離或跑到通風處及上風向處,立即通知配電工和值班領導采取停電措施,停電后再查找原因。氧氣濃度在18%以下,有毒氣體濃度2%以上地方,各種型號濾毒罐都不能起到防護作用。

13密閉爐入口處應設置警告標志,現(xiàn)場符合進入條件或檢修條件,維修人員方可進入,由專人對其進行監(jiān)護;

14不得隨意進入井下或溝內工作,必須做好各項安全措施及通風措施,專人監(jiān)護方可作業(yè)。

15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的安全注意事項

15.1面罩的外表應平滑,無氣泡、無毛刺,無影響氣密的缺陷。

15.2濾毒罐外表應平滑,無毛刺,標色(白色)正確,無影響致密的缺陷。

15.3面罩觀察眼窗 視物真實且清晰,鏡片不能破碎。

15.4導氣管應具有良好的伸縮彈性,彎曲成180°時應保證氣流通暢,氣密好。

15.5佩戴面罩時氣密性完好,無漏氣現(xiàn)象。每次使用如下:

15.5.1在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前,先將濾毒罐上蓋扭開、下膠蓋打開,然后將濾毒罐上口接在導氣管的母口上,導氣管公口接在過濾式防毒面具上。

15.5.2佩戴防毒面具時,使用者首先要根據(jù)自己的頭型大小選擇合適的面具,使面罩緊貼面部,無明顯壓痛感。佩戴防毒面罩的方法:將中、上頭帶調整到適當位置,并松開下頭帶,用兩手分別抓住面罩兩側,屏住呼吸,閉上雙眼,將面罩下巴部位罩住下巴,雙手同時向后上方用力撐開頭帶,由下而上戴上面罩,并拉緊頭帶,使面罩與臉部確實貼合,然后深呼一口氣,睜開眼睛。

15.5.3負壓測試:用手掌捂住濾毒罐,吸氣會使面具輕微向內陷、摒住呼吸五秒鐘以上,面具應保持內陷狀態(tài)。

15.5.4正壓測試:用手常捂住面具下方的出氣閥并均勻呼氣,面具應會輕微鼓漲 但不會有空氣逸出。

15.5.5如果上述任一測試失敗,則應重新調整面具主體及頭帶組合,并重復以上測試直至氣密,測試失敗禁止使用。

15.6佩戴時應注意不要讓頭帶和頭發(fā)壓在面罩密合框內,也不能讓面罩的頭帶爪彎向面罩內。另外,使用者在佩戴面具之前應當將自己的胡須剃刮干凈。

15.7每次使用完后,面具必須清潔干凈,不使用時,應將整個面具存放在密封的塑料袋內。

15.8過濾式防毒面具應專人專用,禁止人為損壞或破壞。

16濾毒罐安全注意事項:

16.1安全員負責檢測濾毒罐的有效性。定期稱量罐的總重量,認真做好記錄,告知維修負責人和使用人。濾毒罐內藥劑極易吸潮失效,當罐體總重量大于罐體上標注的重量時,必須停止使用做失效處理。

16.2每次使用前,使用者必須記錄開始使用的時間,現(xiàn)場監(jiān)護人負責監(jiān)護,使用時間超過有效防毒時間,監(jiān)護人負責通知使用者立即離開工作現(xiàn)場,停止繼續(xù)使用濾毒罐。

16.3濾毒罐每次使用后將罐體上、下防潮封蓋打開,放置在干燥通風處,用空氣對罐內藥劑上吸附的一氧化碳進行置換,置換時間必須一小時以上,最后將罐體上、下防潮封蓋蓋好,收回到干燥處保存,防止受潮失效,待下次使用。

16.4濾毒罐有效期為五年,面具使用期限為三年。每個面具、濾毒罐必須做好有效期的標示,無標示 、模糊不清或超過有效期視為失效,禁止使用。

17密閉爐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17.1 檢修co管線及設備的安全注意事項

17.1.1工作現(xiàn)場保持通風良好,有必要時現(xiàn)場安裝通風設施。

17.1.2工作現(xiàn)場必須有專人監(jiān)護,禁止一人獨立工作,監(jiān)護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得擅自離開,隨時使用檢測儀檢測co的濃度。

17.1.3嚴格執(zhí)行《進入容器、設備內部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動火制度》和《工作票制度》。

17.1.4檢修前的安全措施

17.1.4.1首先掛牌作好標志,切斷氣體來源,在所有與容器相連的管道、閥門上加盲板進行隔絕,必要時應拆掉一段管道與系統(tǒng)徹底。水封內必須將水注滿,冬季做好防凍措施。電動設備需掛牌,切除電源。

17.1.4.2接著使用氮氣對容器內的有毒有害物質進行清洗、置換。

17.1.4.3然后在需要檢修的管線、設備和容器內進行取樣分析,動火指標符合: 乙炔(c2h2)<0.23%(體積),氫氣(h2)<0.4%(體積比),一氧化碳(co)<0.01%(體積比),進入容器指標規(guī)定:檢驗容器內含氧量在18-21%,乙炔(c2h2)<0.23%(體積比);一氧化碳(co)<0.01%(體積比) ,氫氣(h2)<0.4%(體積比)。

17.1.4.4進入容器前做燃燒爆炸實驗,合格后方可進入進入容器內作業(yè)。

17.1.5檢修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17.1.5.1在容器內檢修,打開排放閥及頂蓋,禁止打開氮氣閥。

17.1.5.2檢修壓力容器嚴禁在承壓狀態(tài)下敲打和維修。

17.1.5.3進入容器內作業(yè)人員必須按規(guī)定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品,容器內不得隨意解下安全用具。高空作業(yè)系好安全帶,安全帶的另一端要固定在容器外的設施上,當容器內有毒物質超標時,作業(yè)人員立即撤離容器,待查明原因消除隱患方可再進入容器作業(yè)。

17.1.6加堵和拆除盲板的安全注意事項

17.1.6.1設備必須停止運行,切斷氣體的來源,一氧化碳濃度小于100ppm方可進行作業(yè)。。

17.1.6.2加堵和拆除盲板作業(yè)時,現(xiàn)場必須有專人監(jiān)護作業(yè)人員的人身安全,隨時檢測co的濃度。

17.1.6.3現(xiàn)場通風良好,人員站在上風向處。

17.1.6.4作業(yè)人員在裝設盲板時先安裝進口,再安裝出口,拆盲板時,先拆出口,再拆進口。

17.1.6.5禁止在同一管道上同時進行兩處及兩處以上安裝和抽堵盲板作業(yè)。

17.1.6.6檢修時,禁止任意挪動、移動管道上的盲板。

17.1.6.7盲板必須密封嚴實,無裂紋、無孔洞現(xiàn)象。

17.2 進入電石爐內維修時的注意事項

17.2.1電石爐停爐,直排打開,凈化系統(tǒng)置換合格。

17.2.2現(xiàn)場必須有專人監(jiān)護維修人員的人身安全,隨時檢測co的濃度。

17.2.3維修人員進入爐內戴防護眼鏡。

17.2.4人進入電石爐內必須站在踏板上,禁止腳踩踏料面。

17.2.5進入爐內時必須有專人監(jiān)護,監(jiān)護人注意爐內的溫度,防止人員中暑。

17.2.6電極周圍作隔熱措施,防止人員燙傷。

17.3 檢修環(huán)形加料機的安全注意事項

17.3.1進入環(huán)形加料機檢修,電石爐必須停電。

17.3.2工作現(xiàn)場保持通風良好。

17.3.3現(xiàn)場必須有專人監(jiān)護,隨時檢測co的濃度。

17.3.4工具使用銅質的,禁止使用鐵質工具敲打;

18空氣呼吸器

18.1空氣呼吸器使用前的檢查

18.1.1檢查面罩的鏡片、系帶、環(huán)狀密封、呼氣閥、吸氣閥是否完好,和供給閥的連接是否牢固。全面罩的部位要清潔,不能有灰塵或被酸、堿、油及有害物質污染,鏡片要擦拭干凈。

18.1.2供給閥的動作是否靈活,與中壓導管的連接是否牢固。

18.1.3氣源壓力表能否正常指示壓力。

18.1.4檢查背具是否完好無損,左右肩帶、左右腰帶縫合線是否斷裂。

18.1.5氣瓶組件的固定是否牢固,氣瓶與減壓器的連接是否牢固、氣密。

18.1.6打開瓶頭閥,隨著管路、減壓系統(tǒng)中壓力的上升,會聽到氣源余壓報警器發(fā)出的短促聲音;瓶頭閥完全打開后,檢查氣瓶內的壓力應在28mpa~30mpa范圍內。

18.1.7檢查整機的氣密性,打開瓶頭閥2min后關閉瓶頭閥,觀察壓力表的示值1min內的壓力下降不超過2mpa。

18.1.8檢查全面罩和供給閥的匹配情況,關閉供給閥的進氣閥門,佩戴好全面罩吸氣,供給閥的進氣閥門應自動開啟。

18.1.9根據(jù)使用情況定期進行上述項目的檢查。空氣呼吸器在不使用時,每月應對上述項目檢查一次。

18.2空氣呼吸器的佩戴方法

18.2.1佩戴空氣呼吸器時,先將快速接頭拔開(以防在佩戴空氣呼吸器時損傷全面罩),然后將空氣呼吸器背在人身體后(瓶頭閥在下方),根據(jù)身材調節(jié)好肩帶、腰帶,以合身牢靠、舒適為宜。

18.2.2連接好快速接頭鎖緊,將全面罩置于胸前,以便隨時佩戴。

18.2.3將供給閥的進氣閥門置于關閉狀態(tài),打開瓶頭閥,觀察壓力表示值,以估計使用時間。

18.2.4佩戴好全面罩(可不系帶)進行2~3次的呼吸,感覺舒暢,屏氣或呼氣時供給閥應停止供氣,無“咝咝”的響聲。一切正常后,將全面罩系帶收緊,使全面罩系帶收緊,使全面罩和人的額頭、面部貼合良好并氣密。

18.2.5在佩戴全面罩,系帶不要收的過緊,面部感覺舒適,無明顯壓痛。全面罩和人和額頭、面部貼合良好并氣密后,此時深吸一口氣,供給閥的進氣閥門應自動開啟。

18.2.6空氣呼吸器使用后將全面罩的系帶解開,將消防頭盔和面罩分離,從頭上摘下全面罩,同時關閉供給閥的進氣閥門。將空氣呼吸器從身體卸下,關閉瓶頭閥。

18.3注意

18.3.1一旦聽到報警聲,應準備結束在危險區(qū)工作,并盡快離開危險區(qū)。

18.3.2壓力表固定在空氣呼吸器的肩帶處,隨時可以觀察壓力表示值來判斷氣瓶內的剩余空氣。

18.3.3拔開快速接頭要等瓶頭閥關閉后,管路的剩余空氣釋放完,再拔開快速接頭。

18.4使用后處理

18.4.1空氣呼吸器使用完后應及時恢復使用前的戰(zhàn)斗準備狀態(tài),并做以下工作:

18.4.2卸下全面罩,用中性或弱堿性消毒液洗滌全面罩的口鼻罩及人的面部、額頭接觸的部位,擦洗呼氣閥片;最后用清水擦洗。洗凈的部位應自然干燥。

18.4.3卸下背具上的空氣瓶,擦凈裝具上的油污、灰塵,并檢查有無損壞的部位。

18.4.4對空氣瓶充氣。

18.4.5將充氣的空氣瓶,接到堿壓器上并固定在背具上。

18.4.6按使用前準備工作要求,對空氣呼吸器進行檢查。

18.5空氣瓶的充氣方法及注意事項:

18.5.1關閉瓶頭閥,將空氣瓶組件從背具上卸下來。

18.5.2將氣瓶組連接在空氣壓縮機的輸出接口上。注意目栓空氣瓶的凈水壓日期、有無深的刻痕、切口及瓶頭閥有無損傷,如發(fā)現(xiàn)損傷,應及時修理,測試合格后才能使用。

18.5.3打開瓶頭閥旋鈕,按下空氣壓縮機電源開關充氣至30mpa。

18.5.4待空氣瓶自然冷卻后再充氣到30mpa。注意不要對氣瓶組過分加壓。

18.5.5關閉瓶頭閥,放空充氣管路的剩余空氣,然后從充氣裝置上取下氣瓶組。

18.5.6將氣瓶組裝到背具上或另外存放備用。

18.6日常常規(guī)檢查和維修

18.6.1整機氣密性檢查

18.6.1.1.關閉空氣呼吸器供給閥的進氣閥門,開啟瓶頭閥,2min后再關閉瓶頭閥,壓力表在瓶頭閥關閉后1min內的下降值不大于2mpa。如果1min內的壓力下降值大于2mpa,應分別對各個部件和連接處進行氣密性檢查。

18.6.2報警器的報警壓力

18.6.2.1.打開氣瓶瓶頭閥,待壓力表指示值上升至7mpa以上時關閉瓶頭閥,觀察壓力表下降情況至報警開始,報警起始壓力應在5.5mpa~0.5mpa之間。如果報警起始壓力超出了這一范置,應卸下報警器,檢查各個部件是否完好,如損壞應更換新的部件。

18.6.3供給閥和全面罩的匹配檢查

18.6.3.1.關閉供給閥的進氣閥門,佩戴好全面罩后,打開瓶頭閥,在吸氣時會聽到“咝咝”的響聲;在呼氣和屏氣時,供氣閥應停止供氣,沒有“咝咝”的響聲,表明供給閥和全面罩匹配良好。如果在呼氣和屏氣時,供氣閥扔然供氣,還能聽到“咝咝”的響聲,說明不匹配。這時應對供給閥和全面罩進行全面的檢查或更換供給閥和全面罩,重新做匹配檢查,直至合格為止。

18.7日常維護

18.7.1空氣瓶和瓶頭閥

18.7.1.1.空氣瓶避免碰撞、劃傷和敲擊,應避免高溫烘烤和寒冷凍及陽光下暴曬,油漆脫落及時修補,防止瓶壁生銹。

18.7.1.2.空氣瓶要按氣瓶上規(guī)定的標記日期使用,定期進行檢驗,每三年進行一次水壓試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8.7.1.3.空氣瓶內的空氣不能全部用盡,應留有不小于0.05mpa的剩余壓力。

18.7.1.4.瓶頭閥拆下維修后重新裝上空氣瓶時,要經(jīng)過28 mpa~30 mpa的氣密性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8.7.2減壓器

18.7.2.1.減壓器在使用過程中不要隨意拆卸。當安全閥漏氣時,應對減壓器的膛室壓力和安全閥進行重新檢驗。

18.7.3全面罩

18.7.3.1.空氣呼吸器不使用時,全面罩應放置在包裝箱內,存放時不能處于受壓狀態(tài)。應存放在清潔、干燥的倉庫內,不能受到陽光暴曬和有毒氣體及灰塵的侵蝕。

18.7.4供給閥

18.7.4.1.一般情況下嚴禁拆卸供給閥。出現(xiàn)故障維修時,按原樣裝好,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8.8注意事項

18.8.1空氣呼吸器及其零件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以免橡膠老化。

18.8.2空氣呼吸器嚴禁接觸油脂。

18.8.3應建立空氣呼吸器的保管、維護和使用制度。

18.8.4空氣瓶不能充裝氧氣,以免發(fā)生爆炸。

18.8.5每月應對空氣呼吸器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

18.8.6空氣呼吸器不宜作潛水呼吸器使用。

18.8.7壓力表應每年進行一次校正。

18.8.8剩于呼吸器的壓縮空氣應清潔,符合下列要求:

19轉動設備試機由崗位工在本地操作。試機時,檢修負責人、崗位工始終在現(xiàn)場,確認開動的設備周圍無人及障礙物時,崗位工方可試機操作。試機過程中崗位工堅守崗位,不得離開控制箱,但破碎機的試機和開機由破碎班長操作。

20設備運行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0.1設備禁止帶病作業(yè)。

20.2禁止在運轉設備周圍及機架、走板、欄桿上坐,臥,跑,跳,禁止跨越走板,欄桿及機器等。

20.3設備運行時禁止身體觸及轉動部位,以防發(fā)生意外。

20.4設備運行時禁止將身體或工具探入轉動部分內拾取物、件。

20.5傳動設備未停前,禁止用手、腳接觸或強制停止。

20.6設備突然停電時,視為設備帶電,禁止接觸設備,以防突然送電。

20.7出現(xiàn)卡料或設備異?,F(xiàn)象必須停機處理并及時上報。

20.8皮帶機運行時禁止往皮帶機拋扔物料或雜物。

20.9設備運行時禁止將工具伸入皮帶內側和皮帶機滾輪內側,防止手卷入皮帶機內。

20.10無穿行通道的設備下禁止穿行。

20.11嚴禁在轉動設備及附近追逐打鬧。

20.12操作工操作時,禁止他人影響其注意力(不得驚嚇操作工)。

20.13操作或巡回檢查時,提防腳下滑到或踩空,勞保用品必須穿戴整齊,防止衣褲等被帶入轉動部位。

20.14設備運行中,不能把手伸進轉動部件或進料口取雜物,發(fā)現(xiàn)問題必須停車處理。

20.15如遇皮帶機打滑或石塊卡住皮帶時,應停車處理。在清掃場地、設備時,應先處理高處,然后清掃地面,防止高處停滯的石塊或雜物滾落擊傷。

21當維修設備、清掃衛(wèi)生時必須切斷電源,嚴格執(zhí)行檢修掛牌制度,檢修牌懸掛在控制箱上,懸掛、拆卸警示牌由同一人操作。

22配電箱掛設有檢修牌,任何人禁止操作設備。待檢修完畢,拆除檢修牌,崗位工方可操作。

23設備檢修后的安全注意事項

23.1設備檢修完畢,其安全防護裝置(包括新裝、改裝的設備及設備周邊的防 護裝置)必須配備齊全、恢復完好后,方可移交生產(chǎn)使用。

23.2工作結束后要清點工具,避免掉入設備中,造成事故的發(fā)生。

23.3工作完畢時將現(xiàn)場清理干凈并進行防火檢查,經(jīng)檢查無誤后方可離開現(xiàn)場

24吊裝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4.1嚴格遵守《吊葫蘆的安全注意事項》。

24.2電極糊不能超載或超出料斗。

24.3吊物必須吊到位方可打開防護欄的門,其它時間禁止打開防護欄的門,防護欄的門必須關好上鎖。

24.4吊物時吊裝口禁止站人。

24.5吊物時禁止進入或身體探入吊裝口內。

24.6防護欄內禁止堆放雜物。

25電器安全注意事項

25.1接線必須由電工進行,嚴禁私自亂接電器線路。

25.2電器設備、線路的絕緣良好,不得承受張力。

25.3移動設備安裝漏電保護器。

25.4電源線禁止觸及、纏繞和搭接在人體和導體上,避免發(fā)生觸電。

25.5電氣設備要保持干燥、通風、不準進水,蒸汽禁止噴灑在電器設備上以防事故。

25.6電器設備安裝接地裝置。

25.7防爆電器密封嚴實。

25.8換燈時必須斷電,并有人扶好梯子,防止觸電及高空墜落。

25.9移動照明燈具使用安全電壓,絕緣完好無損,使用完后將電源線收起、掛好。

25.10移動設備電源線、臨時電源線不得拖地,需進行懸掛處理,不得影響人員作業(yè)和行走。

25.11配電箱的門關好,配電箱內、外禁止放置任何物品。

25.12任何電氣設備上的標示牌,非有關人員不得移動。

26其它安全注意事項

26.1轉動設備的防護罩必須完好。

26.2吊裝口、預留口、觀察口、料倉口、檢修孔的蓋板必須防護牢固。

26.3禁止人員踩踏轉動設備的蓋板、檢修孔、觀察口和料倉口,防止人員受傷。

26.4開動轉動設備時,事先要進行檢查和聯(lián)系,確認所開動的設備周圍無人及障礙物時,再行起動。

26.5氧氣瓶、乙炔瓶必須安裝瓶帽。

26.6禁止從2米以上的高空拋、扔工具、零件、材料、其它物件及積灰。

26.7禁止人為損壞、破壞、隨意拆除安全防護裝置和消防裝置。

26.8防護裝置需配置警示牌,安全標語正確,字跡清晰。

26.9配備足夠數(shù)量的滅火器材,操作人員應熟悉掌握使用方法。電器火災應先切斷電源,用干粉滅火器撲救,電石著火時用干沙或干粉滅火器撲救,禁止用水撲救。消防沙儲備充足,沙內無油污、易燃易爆物品,且備有消防鍬。

26.10勞保用品穿戴齊全,防止石灰粉末灼傷皮膚,如石灰粉末飛入眼內,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時可立即翻開眼皮用流動清水沖洗,大量時應先采用油脂拭擦粉末,再用流動清水進行清洗。

26.11電石粉落入眼內,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時應立即翻開眼皮用流動清水沖洗,大量時應首先用石蠟油等油類物質粘擦眼內電石粉,然后再用流動清水沖洗。

26.12嚴禁踩踏除塵灰,以防除塵灰灼傷。

26.13保持通道的暢通,出入口、走道處嚴禁擺放任何物品。

26.14上、下樓梯時人員扶好樓梯扶手,防止滑落。

26.15冷卻棚、成品倉、電器設備禁止有水、含水容器和油品。

26.16車未停穩(wěn)時,人員必須遠離車輛,以免造成事故。

26.17人員禁止站在車輛的前面、后面。

第2篇 密閉爐崗位安全規(guī)程

1?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進入密閉爐崗位嚴格遵守《密閉爐崗位通用安全規(guī)程》。

2?禁止吸煙及攜帶火種,禁止在崗位上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與生產(chǎn)無關的物品,保持各崗位環(huán)境的整潔和工作通道的暢通。

3?各崗位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現(xiàn)場的通風風機全部打開,以防co中毒或爆炸事故發(fā)生;

4?檢修需動火,必須執(zhí)行動火六大禁令

4.1?動火證未經(jīng)批準,禁止動火;

4.2?不與生產(chǎn)系統(tǒng)可靠隔絕,禁止動火;

4.3?不進行清洗、置換不合格,禁止動火;

4.4?不消除周圍易燃物,禁止動火;

4.5?不按時做動火分析,禁止動火;

4.6?沒有消防措施,禁止動火;

5?凡進入設備或容器內,必須執(zhí)行化工部“進入容器、設備的八個必須”,以確保人身安全。

5.1?必須申請、辦證、并得到批準。

5.2?必須進行安全隔絕。

5.3?必須切斷動力電,并使用安全燈具。

5.4?必須進行置換、通風。

5.5?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

5.6?必須佩帶規(guī)定的防護用具。

5.7?必須有人在器外監(jiān)護,并監(jiān)守崗位。

5.8?必須有搶救后備措施。

6?緊急停電操作

6.1?四樓或監(jiān)控畫面上突然發(fā)現(xiàn)電極筒內冒黑煙。

6.2?電極軟斷、硬斷、下滑危及人身和設備的電極故障。

6.3?導電系統(tǒng)出現(xiàn)放電現(xiàn)象或發(fā)生短路。

6.4?爐內設備大量漏水,具體反映在:當氫氧分析儀顯示的氫含量超過18%,而且呈跳躍式繼續(xù)上漲時。

6.5?爐底、爐壁嚴重燒穿。

6.6?變壓器發(fā)生故障及其油冷卻系統(tǒng)發(fā)生大量漏油。

6.7?電石爐出現(xiàn)大塌料或者電極電流瞬間下降超過30ka。

6.8?液壓系統(tǒng)發(fā)生大量漏油。

6.9?動力電突然跳閘導致循環(huán)水供應中斷。

6.10?發(fā)生火災或其它嚴重事故。

6.11?凈化系統(tǒng)氧氣含量超標(o2含量突然超過0.8%),出現(xiàn)設備故障(粗氣或凈氣風機故障及防爆膜爆裂)。

7?降負荷停電

7.1?當環(huán)形加料機的某個料倉連續(xù)兩個小時未上料。

7.2?當凈化系統(tǒng)氫氧分析儀檢測出氫含量超過15%,而且還在連續(xù)不斷的上漲。

7.3?電石爐變壓器出現(xiàn)輕瓦斯報警。

7.4?在出爐過程中出爐小車突然發(fā)生脫軌。

8?報警裝置處于完好備用狀態(tài)。

9?為防止氣體泄漏等意外事故發(fā)生,必須備置必要的檢測儀、防毒面具,急救護具。

10?操作人員作業(yè)過程中如感到身體不舒服(如頭痛、呼吸困難嘔吐等),應立即通知組長或有關人員,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休息或到醫(yī)院進行治療,禁止繼續(xù)操作,以免發(fā)生事故。

11?巡視檢查和檢修作業(yè)時,戴好安全防護用具,隨身攜帶co氣體檢測器,隨時檢測co的濃度,保持與中控室聯(lián)系,以防種種原因而造成co中毒。

12?進入產(chǎn)生和存貯co氣體的工作場所,必須先觀察co在線檢測值或使用co檢測儀進行檢測,符合進入條件或檢修條件,人員方可進入,其它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工作現(xiàn)場co的濃度超過70ppm,工作人員勞保用品必須穿戴齊全,佩戴co過濾式防毒面具。工作現(xiàn)場co的濃度超過400ppm,工作人員停止繼續(xù)作業(yè),迅速撤離或跑到通風處及上風向處,立即通知配電工和值班領導采取停電措施,停電后再查找原因。氧氣濃度在18%以下,有毒氣體濃度2%以上地方,各種型號濾毒罐都不能起到防護作用。

13?密閉爐入口處應設置警告標志,現(xiàn)場符合進入條件或檢修條件,維修人員方可進入,由專人對其進行監(jiān)護;

14?不得隨意進入井下或溝內工作,必須做好各項安全措施及通風措施,專人監(jiān)護方可作業(yè)。

15?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的安全注意事項

15.1?面罩的外表應平滑,無氣泡、無毛刺,無影響氣密的缺陷。

15.2?濾毒罐外表應平滑,無毛刺,標色(白色)正確,無影響致密的缺陷。

15.3?面罩觀察眼窗? 視物真實且清晰,鏡片不能破碎。

15.4?導氣管應具有良好的伸縮彈性,彎曲成180°時應保證氣流通暢,氣密好。

15.5?佩戴面罩時氣密性完好,無漏氣現(xiàn)象。每次使用如下:

15.5.1?在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前,先將濾毒罐上蓋扭開、下膠蓋打開,然后將濾毒罐上口接在導氣管的母口上,導氣管公口接在過濾式防毒面具上。

15.5.2?佩戴防毒面具時,使用者首先要根據(jù)自己的頭型大小選擇合適的面具,使面罩緊貼面部,無明顯壓痛感。佩戴防毒面罩的方法:將中、上頭帶調整到適當位置,并松開下頭帶,用兩手分別抓住面罩兩側,屏住呼吸,閉上雙眼,將面罩下巴部位罩住下巴,雙手同時向后上方用力撐開頭帶,由下而上戴上面罩,并拉緊頭帶,使面罩與臉部確實貼合,然后深呼一口氣,睜開眼睛。

15.5.3?負壓測試:用手掌捂住濾毒罐,吸氣會使面具輕微向內陷、摒住呼吸五秒鐘以上,面具應保持內陷狀態(tài)。

15.5.4?正壓測試:用手常捂住面具下方的出氣閥并均勻呼氣,面具應會輕微鼓漲 但不會有空氣逸出。

15.5.5?如果上述任一測試失敗,則應重新調整面具主體及頭帶組合,并重復以上測試直至氣密,測試失敗禁止使用。

15.6?佩戴時應注意不要讓頭帶和頭發(fā)壓在面罩密合框內,也不能讓面罩的頭帶爪彎向面罩內。另外,使用者在佩戴面具之前應當將自己的胡須剃刮干凈。

15.7?每次使用完后,面具必須清潔干凈,不使用時,應將整個面具存放在密封的塑料袋內。

15.8?過濾式防毒面具應專人專用,禁止人為損壞或破壞。

16?濾毒罐安全注意事項:

16.1?安全員負責檢測濾毒罐的有效性。定期稱量罐的總重量,認真做好記錄,告知維修負責人和使用人。濾毒罐內藥劑極易吸潮失效,當罐體總重量大于罐體上標注的重量時,必須停止使用做失效處理。

16.2?每次使用前,使用者必須記錄開始使用的時間,現(xiàn)場監(jiān)護人負責監(jiān)護,使用時間超過有效防毒時間,監(jiān)護人負責通知使用者立即離開工作現(xiàn)場,停止繼續(xù)使用濾毒罐。

16.3?濾毒罐每次使用后將罐體上、下防潮封蓋打開,放置在干燥通風處,用空氣對罐內藥劑上吸附的一氧化碳進行置換,置換時間必須一小時以上,最后將罐體上、下防潮封蓋蓋好,收回到干燥處保存,防止受潮失效,待下次使用。

16.4?濾毒罐有效期為五年,面具使用期限為三年。每個面具、濾毒罐必須做好有效期的標示,無標示 、模糊不清或超過有效期視為失效,禁止使用。

17?密閉爐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17.1??? 檢修co管線及設備的安全注意事項

17.1.1?工作現(xiàn)場保持通風良好,有必要時現(xiàn)場安裝通風設施。

17.1.2?工作現(xiàn)場必須有專人監(jiān)護,禁止一人獨立工作,監(jiān)護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得擅自離開,隨時使用檢測儀檢測co的濃度。

17.1.3?嚴格執(zhí)行《進入容器、設備內部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動火制度》和《工作票制度》。

17.1.4?檢修前的安全措施

17.1.4.1?首先掛牌作好標志,切斷氣體來源,在所有與容器相連的管道、閥門上加盲板進行隔絕,必要時應拆掉一段管道與系統(tǒng)徹底。水封內必須將水注滿,冬季做好防凍措施。電動設備需掛牌,切除電源。

17.1.4.2?接著使用氮氣對容器內的有毒有害物質進行清洗、置換。

17.1.4.3?然后在需要檢修的管線、設備和容器內進行取樣分析,動火指標符合: 乙炔(c2h2)<0.23%(體積),氫氣(h2)<0.4%(體積比),一氧化碳(co)<0.01%(體積比),進入容器指標規(guī)定:檢驗容器內含氧量在18-21%,乙炔(c2h2)<0.23%(體積比);一氧化碳(co)<0.01%(體積比) ,氫氣(h2)<0.4%(體積比)。

17.1.4.4?進入容器前做燃燒爆炸實驗,合格后方可進入進入容器內作業(yè)。

17.1.5?檢修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17.1.5.1?在容器內檢修,打開排放閥及頂蓋,禁止打開氮氣閥。

17.1.5.2?檢修壓力容器嚴禁在承壓狀態(tài)下敲打和維修。

17.1.5.3?進入容器內作業(yè)人員必須按規(guī)定穿戴好安全防護用品,容器內不得隨意解下安全用具。高空作業(yè)系好安全帶,安全帶的另一端要固定在容器外的設施上,當容器內有毒物質超標時,作業(yè)人員立即撤離容器,待查明原因消除隱患方可再進入容器作業(yè)。

17.1.6?加堵和拆除盲板的安全注意事項

17.1.6.1?設備必須停止運行,切斷氣體的來源,一氧化碳濃度小于100ppm方可進行作業(yè)。。

17.1.6.2?加堵和拆除盲板作業(yè)時,現(xiàn)場必須有專人監(jiān)護作業(yè)人員的人身安全,隨時檢測co的濃度。

17.1.6.3?現(xiàn)場通風良好,人員站在上風向處。

17.1.6.4?作業(yè)人員在裝設盲板時先安裝進口,再安裝出口,拆盲板時,先拆出口,再拆進口。

17.1.6.5?禁止在同一管道上同時進行兩處及兩處以上安裝和抽堵盲板作業(yè)。

17.1.6.6?檢修時,禁止任意挪動、移動管道上的盲板。

17.1.6.7?盲板必須密封嚴實,無裂紋、無孔洞現(xiàn)象。

17.2????? 進入電石爐內維修時的注意事項

17.2.1?電石爐停爐,直排打開,凈化系統(tǒng)置換合格。

17.2.2?現(xiàn)場必須有專人監(jiān)護維修人員的人身安全,隨時檢測co的濃度。

17.2.3?維修人員進入爐內戴防護眼鏡。

17.2.4?人進入電石爐內必須站在踏板上,禁止腳踩踏料面。

17.2.5?進入爐內時必須有專人監(jiān)護,監(jiān)護人注意爐內的溫度,防止人員中暑。

17.2.6?電極周圍作隔熱措施,防止人員燙傷。

17.3????? 檢修環(huán)形加料機的安全注意事項

17.3.1?進入環(huán)形加料機檢修,電石爐必須停電。

17.3.2?工作現(xiàn)場保持通風良好。

17.3.3?現(xiàn)場必須有專人監(jiān)護,隨時檢測co的濃度。

17.3.4?工具使用銅質的,禁止使用鐵質工具敲打;

18?空氣呼吸器

18.1?空氣呼吸器使用前的檢查

18.1.1?檢查面罩的鏡片、系帶、環(huán)狀密封、呼氣閥、吸氣閥是否完好,和供給閥的連接是否牢固。全面罩的部位要清潔,不能有灰塵或被酸、堿、油及有害物質污染,鏡片要擦拭干凈。

18.1.2?供給閥的動作是否靈活,與中壓導管的連接是否牢固。

18.1.3?氣源壓力表能否正常指示壓力。

18.1.4?檢查背具是否完好無損,左右肩帶、左右腰帶縫合線是否斷裂。

18.1.5?氣瓶組件的固定是否牢固,氣瓶與減壓器的連接是否牢固、氣密。

18.1.6?打開瓶頭閥,隨著管路、減壓系統(tǒng)中壓力的上升,會聽到氣源余壓報警器發(fā)出的短促聲音;瓶頭閥完全打開后,檢查氣瓶內的壓力應在28mpa~30mpa范圍內。

18.1.7?檢查整機的氣密性,打開瓶頭閥2min后關閉瓶頭閥,觀察壓力表的示值1min內的壓力下降不超過2mpa。

18.1.8?檢查全面罩和供給閥的匹配情況,關閉供給閥的進氣閥門,佩戴好全面罩吸氣,供給閥的進氣閥門應自動開啟。

18.1.9?根據(jù)使用情況定期進行上述項目的檢查??諝夂粑髟诓皇褂脮r,每月應對上述項目檢查一次。

18.2?空氣呼吸器的佩戴方法

18.2.1?佩戴空氣呼吸器時,先將快速接頭拔開(以防在佩戴空氣呼吸器時損傷全面罩),然后將空氣呼吸器背在人身體后(瓶頭閥在下方),根據(jù)身材調節(jié)好肩帶、腰帶,以合身牢靠、舒適為宜。

18.2.2?連接好快速接頭鎖緊,將全面罩置于胸前,以便隨時佩戴。

18.2.3?將供給閥的進氣閥門置于關閉狀態(tài),打開瓶頭閥,觀察壓力表示值,以估計使用時間。

18.2.4?佩戴好全面罩(可不系帶)進行2~3次的呼吸,感覺舒暢,屏氣或呼氣時供給閥應停止供氣,無“咝咝”的響聲。一切正常后,將全面罩系帶收緊,使全面罩系帶收緊,使全面罩和人的額頭、面部貼合良好并氣密。

18.2.5?在佩戴全面罩,系帶不要收的過緊,面部感覺舒適,無明顯壓痛。全面罩和人和額頭、面部貼合良好并氣密后,此時深吸一口氣,供給閥的進氣閥門應自動開啟。

18.2.6?空氣呼吸器使用后將全面罩的系帶解開,將消防頭盔和面罩分離,從頭上摘下全面罩,同時關閉供給閥的進氣閥門。將空氣呼吸器從身體卸下,關閉瓶頭閥。

18.3?注意

18.3.1?一旦聽到報警聲,應準備結束在危險區(qū)工作,并盡快離開危險區(qū)。

18.3.2?壓力表固定在空氣呼吸器的肩帶處,隨時可以觀察壓力表示值來判斷氣瓶內的剩余空氣。

18.3.3?拔開快速接頭要等瓶頭閥關閉后,管路的剩余空氣釋放完,再拔開快速接頭。

18.4?使用后處理

18.4.1?空氣呼吸器使用完后應及時恢復使用前的戰(zhàn)斗準備狀態(tài),并做以下工作:

18.4.2?卸下全面罩,用中性或弱堿性消毒液洗滌全面罩的口鼻罩及人的面部、額頭接觸的部位,擦洗呼氣閥片;最后用清水擦洗。洗凈的部位應自然干燥。

18.4.3?卸下背具上的空氣瓶,擦凈裝具上的油污、灰塵,并檢查有無損壞的部位。

18.4.4?對空氣瓶充氣。

18.4.5?將充氣的空氣瓶,接到堿壓器上并固定在背具上。

18.4.6?按使用前準備工作要求,對空氣呼吸器進行檢查。

18.5?空氣瓶的充氣方法及注意事項:

18.5.1?關閉瓶頭閥,將空氣瓶組件從背具上卸下來。

18.5.2?將氣瓶組連接在空氣壓縮機的輸出接口上。注意目栓空氣瓶的凈水壓日期、有無深的刻痕、切口及瓶頭閥有無損傷,如發(fā)現(xiàn)損傷,應及時修理,測試合格后才能使用。

18.5.3?打開瓶頭閥旋鈕,按下空氣壓縮機電源開關充氣至30mpa。

18.5.4?待空氣瓶自然冷卻后再充氣到30mpa。注意不要對氣瓶組過分加壓。

18.5.5?關閉瓶頭閥,放空充氣管路的剩余空氣,然后從充氣裝置上取下氣瓶組。

18.5.6?將氣瓶組裝到背具上或另外存放備用。

18.6?日常常規(guī)檢查和維修

18.6.1?整機氣密性檢查

18.6.1.1.?關閉空氣呼吸器供給閥的進氣閥門,開啟瓶頭閥,2min后再關閉瓶頭閥,壓力表在瓶頭閥關閉后1min內的下降值不大于2mpa。如果1min內的壓力下降值大于2mpa,應分別對各個部件和連接處進行氣密性檢查。

18.6.2?報警器的報警壓力

18.6.2.1.?打開氣瓶瓶頭閥,待壓力表指示值上升至7mpa以上時關閉瓶頭閥,觀察壓力表下降情況至報警開始,報警起始壓力應在5.5mpa~0.5mpa之間。如果報警起始壓力超出了這一范置,應卸下報警器,檢查各個部件是否完好,如損壞應更換新的部件。

18.6.3?供給閥和全面罩的匹配檢查

18.6.3.1.?關閉供給閥的進氣閥門,佩戴好全面罩后,打開瓶頭閥,在吸氣時會聽到“咝咝”的響聲;在呼氣和屏氣時,供氣閥應停止供氣,沒有“咝咝”的響聲,表明供給閥和全面罩匹配良好。如果在呼氣和屏氣時,供氣閥扔然供氣,還能聽到“咝咝”的響聲,說明不匹配。這時應對供給閥和全面罩進行全面的檢查或更換供給閥和全面罩,重新做匹配檢查,直至合格為止。

18.7?日常維護

18.7.1?空氣瓶和瓶頭閥

18.7.1.1.?空氣瓶避免碰撞、劃傷和敲擊,應避免高溫烘烤和寒冷凍及陽光下暴曬,油漆脫落及時修補,防止瓶壁生銹。

18.7.1.2.?空氣瓶要按氣瓶上規(guī)定的標記日期使用,定期進行檢驗,每三年進行一次水壓試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8.7.1.3.?空氣瓶內的空氣不能全部用盡,應留有不小于0.05mpa的剩余壓力。

18.7.1.4.?瓶頭閥拆下維修后重新裝上空氣瓶時,要經(jīng)過28 mpa~30 mpa的氣密性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8.7.2?減壓器

18.7.2.1.?減壓器在使用過程中不要隨意拆卸。當安全閥漏氣時,應對減壓器的膛室壓力和安全閥進行重新檢驗。

18.7.3?全面罩

18.7.3.1.?空氣呼吸器不使用時,全面罩應放置在包裝箱內,存放時不能處于受壓狀態(tài)。應存放在清潔、干燥的倉庫內,不能受到陽光暴曬和有毒氣體及灰塵的侵蝕。

18.7.4?供給閥

18.7.4.1.?一般情況下嚴禁拆卸供給閥。出現(xiàn)故障維修時,按原樣裝好,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8.8?注意事項

18.8.1?空氣呼吸器及其零件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以免橡膠老化。

18.8.2?空氣呼吸器嚴禁接觸油脂。

18.8.3?應建立空氣呼吸器的保管、維護和使用制度。

18.8.4?空氣瓶不能充裝氧氣,以免發(fā)生爆炸。

18.8.5?每月應對空氣呼吸器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

18.8.6?空氣呼吸器不宜作潛水呼吸器使用。

18.8.7?壓力表應每年進行一次校正。

18.8.8?剩于呼吸器的壓縮空氣應清潔,符合下列要求:

19?轉動設備試機由崗位工在本地操作。試機時,檢修負責人、崗位工始終在現(xiàn)場,確認開動的設備周圍無人及障礙物時,崗位工方可試機操作。試機過程中崗位工堅守崗位,不得離開控制箱,但破碎機的試機和開機由破碎班長操作。

20?設備運行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0.1?設備禁止帶病作業(yè)。

20.2?禁止在運轉設備周圍及機架、走板、欄桿上坐,臥,跑,跳,禁止跨越走板,欄桿及機器等。

20.3?設備運行時禁止身體觸及轉動部位,以防發(fā)生意外。

20.4?設備運行時禁止將身體或工具探入轉動部分內拾取物、件。

20.5?傳動設備未停前,禁止用手、腳接觸或強制停止。

20.6?設備突然停電時,視為設備帶電,禁止接觸設備,以防突然送電。

20.7?出現(xiàn)卡料或設備異?,F(xiàn)象必須停機處理并及時上報。

20.8?皮帶機運行時禁止往皮帶機拋扔物料或雜物。

20.9?設備運行時禁止將工具伸入皮帶內側和皮帶機滾輪內側,防止手卷入皮帶機內。

20.10?無穿行通道的設備下禁止穿行。

20.11?嚴禁在轉動設備及附近追逐打鬧。

20.12?操作工操作時,禁止他人影響其注意力(不得驚嚇操作工)。

20.13?操作或巡回檢查時,提防腳下滑到或踩空,勞保用品必須穿戴整齊,防止衣褲等被帶入轉動部位。

20.14?設備運行中,不能把手伸進轉動部件或進料口取雜物,發(fā)現(xiàn)問題必須停車處理。

20.15?如遇皮帶機打滑或石塊卡住皮帶時,應停車處理。在清掃場地、設備時,應先處理高處,然后清掃地面,防止高處停滯的石塊或雜物滾落擊傷。

21?當維修設備、清掃衛(wèi)生時必須切斷電源,嚴格執(zhí)行檢修掛牌制度,檢修牌懸掛在控制箱上,懸掛、拆卸警示牌由同一人操作。

22?配電箱掛設有檢修牌,任何人禁止操作設備。待檢修完畢,拆除檢修牌,崗位工方可操作。

23?設備檢修后的安全注意事項

23.1?設備檢修完畢,其安全防護裝置(包括新裝、改裝的設備及設備周邊的防???? 護裝置)必須配備齊全、恢復完好后,方可移交生產(chǎn)使用。

23.2?工作結束后要清點工具,避免掉入設備中,造成事故的發(fā)生。

23.3?工作完畢時將現(xiàn)場清理干凈并進行防火檢查,經(jīng)檢查無誤后方可離開現(xiàn)場

24?吊裝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4.1?嚴格遵守《吊葫蘆的安全注意事項》。

24.2?電極糊不能超載或超出料斗。

24.3?吊物必須吊到位方可打開防護欄的門,其它時間禁止打開防護欄的門,防護欄的門必須關好上鎖。

24.4?吊物時吊裝口禁止站人。

24.5?吊物時禁止進入或身體探入吊裝口內。

24.6?防護欄內禁止堆放雜物。

25?電器安全注意事項

25.1?接線必須由電工進行,嚴禁私自亂接電器線路。

25.2?電器設備、線路的絕緣良好,不得承受張力。

25.3?移動設備安裝漏電保護器。

25.4?電源線禁止觸及、纏繞和搭接在人體和導體上,避免發(fā)生觸電。

25.5?電氣設備要保持干燥、通風、不準進水,蒸汽禁止噴灑在電器設備上以防事故。

25.6?電器設備安裝接地裝置。

25.7?防爆電器密封嚴實。

25.8?換燈時必須斷電,并有人扶好梯子,防止觸電及高空墜落。

25.9?移動照明燈具使用安全電壓,絕緣完好無損,使用完后將電源線收起、掛好。

25.10?移動設備電源線、臨時電源線不得拖地,需進行懸掛處理,不得影響人員作業(yè)和行走。

25.11?配電箱的門關好,配電箱內、外禁止放置任何物品。

25.12?任何電氣設備上的標示牌,非有關人員不得移動。

26?其它安全注意事項

26.1?轉動設備的防護罩必須完好。

26.2?吊裝口、預留口、觀察口、料倉口、檢修孔的蓋板必須防護牢固。

26.3?禁止人員踩踏轉動設備的蓋板、檢修孔、觀察口和料倉口,防止人員受傷。

26.4?開動轉動設備時,事先要進行檢查和聯(lián)系,確認所開動的設備周圍無人及障礙物時,再行起動。

26.5?氧氣瓶、乙炔瓶必須安裝瓶帽。

26.6?禁止從2米以上的高空拋、扔工具、零件、材料、其它物件及積灰。

26.7?禁止人為損壞、破壞、隨意拆除安全防護裝置和消防裝置。

26.8?防護裝置需配置警示牌,安全標語正確,字跡清晰。

26.9?配備足夠數(shù)量的滅火器材,操作人員應熟悉掌握使用方法。電器火災應先切斷電源,用干粉滅火器撲救,電石著火時用干沙或干粉滅火器撲救,禁止用水撲救。消防沙儲備充足,沙內無油污、易燃易爆物品,且備有消防鍬。

26.10?勞保用品穿戴齊全,防止石灰粉末灼傷皮膚,如石灰粉末飛入眼內,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時可立即翻開眼皮用流動清水沖洗,大量時應先采用油脂拭擦粉末,再用流動清水進行清洗。

26.11?電石粉落入眼內,不得用手揉擦,少量時應立即翻開眼皮用流動清水沖洗,大量時應首先用石蠟油等油類物質粘擦眼內電石粉,然后再用流動清水沖洗。

26.12?嚴禁踩踏除塵灰,以防除塵灰灼傷。

26.13?保持通道的暢通,出入口、走道處嚴禁擺放任何物品。

26.14?上、下樓梯時人員扶好樓梯扶手,防止滑落。

26.15?冷卻棚、成品倉、電器設備禁止有水、含水容器和油品。

26.16?車未停穩(wěn)時,人員必須遠離車輛,以免造成事故。

26.17?人員禁止站在車輛的前面、后面。

密閉爐崗位通用安全規(guī)程

內容一、崗位職責與權限1.密閉爐操作員需熟悉設備操作流程,確保設備安全運行。2.負責日常設備檢查,包括爐體、控制系統(tǒng)、安全裝置等,及時報告異常情況。3.按照操作手冊執(zhí)行操作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密閉爐崗位信息

  • 密閉爐崗位通用安全規(guī)程
  • 密閉爐崗位通用安全規(guī)程65人關注

    內容一、崗位職責與權限1.密閉爐操作員需熟悉設備操作流程,確保設備安全運行。2.負責日常設備檢查,包括爐體、控制系統(tǒng)、安全裝置等,及時報告異常情況。3.按照操作手 ...[更多]

  • 密閉爐崗位安全規(guī)程匯編(8篇范文)
  • 密閉爐崗位安全規(guī)程匯編(8篇范文)61人關注

    內容1.崗位職責:密閉爐操作員負責監(jiān)控和控制密閉爐的運行狀態(tài),確保設備安全、高效、穩(wěn)定運行。執(zhí)行定期檢查,預防潛在的安全隱患,并遵循所有安全規(guī)定。2.安全操作流程 ...[更多]

  • 密閉爐崗位通用安全規(guī)程匯編(8篇范文)
  • 密閉爐崗位通用安全規(guī)程匯編(8篇范文)54人關注

    內容一、崗位職責與權限1.密閉爐操作員需熟悉設備操作流程,確保設備安全運行。2.負責日常設備檢查,包括爐體、控制系統(tǒng)、安全裝置等,及時報告異常情況。3.按照操作手 ...[更多]

  • 密閉爐崗位安全規(guī)程
  • 密閉爐崗位安全規(guī)程14人關注

    內容1.崗位職責:密閉爐操作員負責監(jiān)控和控制密閉爐的運行狀態(tài),確保設備安全、高效、穩(wěn)定運行。執(zhí)行定期檢查,預防潛在的安全隱患,并遵循所有安全規(guī)定。2.安全操作流程 ...[更多]

安全規(guī)程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