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
1. 粉塵爆炸風險:防塵工在作業(yè)過程中,大量粉塵積聚可能導致粉塵爆炸事故。
2. 呼吸系統(tǒng)危害:長期吸入粉塵可能導致塵肺病等呼吸道疾病。
3. 物體打擊:設備運行時,飛濺的粉塵或碎片可能造成人身傷害。
4. 機械傷害:操作不當或設備故障可能導致人員被機械設備擠壓、卷入等。
5. 電擊危險:接觸帶電設備或線路可能導致電擊事故。
6. 化學品危害:部分防塵材料可能含有有害化學物質,接觸可能導致皮膚刺激或中毒。
7. 緊急情況應對不足:如火災、泄漏等緊急狀況下,缺乏有效的疏散和應急措施。
標準
1. gbz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規(guī)定了粉塵的允許濃度和監(jiān)測方法。
2. gb/t 13861-2009《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為危險源辨識提供了統(tǒng)一的分類標準。
3. gb 50494-2009《粉塵防爆安全規(guī)程》:明確了防塵工在粉塵防爆方面的操作規(guī)范。
4. ohsas 18001:2007《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提供了一套全面的風險管理和控制體系。
是什么意思
防塵工危險源辨識規(guī)程是指在防塵工作中,通過識別和評估潛在的危險因素,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以保障工人安全和健康的操作流程。這包括但不限于:
1. 定期進行現(xiàn)場巡查,查找可能引發(fā)粉塵爆炸、呼吸系統(tǒng)危害等的風險點。
2. 對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和檢查,確保其正常運行,防止機械傷害和電擊事故。
3. 了解和遵守化學品安全操作規(guī)程,防止化學品對人體的危害。
4. 制定并執(zhí)行緊急預案,提高應對火災、泄漏等突發(fā)狀況的能力。
5. 提供必要的個人防護裝備,如防塵口罩、護目鏡、防塵服等,減少職業(yè)暴露風險。
6. 培訓員工,增強其對危險源的認知和自我保護能力,提升整體安全意識。
通過實施這一規(guī)程,企業(yè)可以系統(tǒng)地管理和控制工作場所的危險源,降低事故發(fā)生率,確保防塵工作的安全與高效。
防塵工危險源辨識規(guī)程范文
一、工作流程
材料、工具準備→作業(yè)場所安全檢查→作業(yè)(安裝水管、安裝水幕、安裝噴霧、
安裝隔爆水槽、灑水除塵)→防塵設施維護
二、危險源
1、裝運水管,水管沒有捆綁牢靠;
2、從架子車上卸水管兩人沒有同時進行且沒有站在同一側;
3、抬管子時兩人沒有將管子放在同一側肩膀上,沒有做到同起同放;
4、水管沒有安裝或安裝不及時;
5、沒有安裝水幕及噴霧;
6、沒有對防塵設施進行維護或維護不及時;
7、沒有安裝隔爆水槽或水槽水量不足。
三、預控措施
1、及時安裝隔爆水槽并加足水量;
2、從架子車上卸水管時兩人必須站在架子車同一側同時進行;
3、抬管子時兩人將管子放在同一側肩膀上,做到同起同放;
4、各地點水管安裝必須及時;
5、在規(guī)定地點及時安裝水幕和噴霧;
6、對防塵設施及時進行維護;
7、檢查水管捆綁,確保牢固。
四、作業(yè)標準:
1、礦井主要運輸巷、皮帶巷、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回風巷必須安裝防塵供水管路;
2、皮帶巷每隔50m安裝一個三通閥門,其它巷道每100m安裝一個三通閥門;
3、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巷、掘進工作面必須安裝風流凈化水幕;采煤工作面安裝在風、機巷距上、下出口30m處,掘進工作面安裝在距迎頭不大于50m處;水幕應覆蓋全斷面,靈敏可靠、霧化正常;
4、各皮帶轉載點、刮板輸送機轉載點安裝噴霧,噴霧霧化好,使用正常;
5、采煤工作面風機巷、煤巷及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必須安裝隔爆水槽,安裝質
量符合標準;
6、吊掛隔爆水槽架應選擇在巷道頂板完整、巷道高度符合車輛運輸要求的直線段;主要隔爆水槽水量每平方米不少于400升,輔助隔爆水槽水量每平方米不少于200升;
7、隔爆水槽應采用易脫鉤的布置方式,掛鉤位置要對正,每對掛鉤的方向要相向布置,掛鉤采用4—8mm的圓鋼,掛鉤角度為60±5度,彎鉤25mm;
8、每月對主要進回風井、進回風巷進行一次沖洗,產塵大的地點應每周進行一次沖洗;嚴禁沖洗開關、接線盒等電氣設備,防止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