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者范文網
當前位置:管理者范文網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計件管理制度(3篇)

更新時間:2024-11-20 查看人數:42

計件管理制度

計件管理制度是一種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式,它基于完成的工作數量或質量來確定員工的薪酬。這種制度不僅涉及到生產效率,還涵蓋了工作質量、員工激勵、薪酬分配等多個方面。

包括哪些方面

1. 工作計量標準:明確每項任務的計件標準,確保公平公正。

2. 生產效率監(jiān)控:跟蹤記錄員工的工作進度和完成情況。

3. 質量控制:設立質量檢驗環(huán)節(jié),防止為追求數量而犧牲質量。

4. 薪酬計算:根據完成的計件數量和質量確定工資。

5. 激勵機制:設計獎勵系統(tǒng),激發(fā)員工積極性。

6. 員工培訓: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訓,提升員工工作效率。

7. 管理監(jiān)督:定期評估制度執(zhí)行效果,及時調整和完善。

重要性

計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

1. 提升生產效率:員工為了增加收入,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2. 降低成本:通過優(yōu)化工作流程,減少浪費,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

3. 保證質量:通過設定質量標準,確保產品符合要求。

4. 公平激勵:員工的收入直接與工作成果掛鉤,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

5. 增強競爭力:高效的生產模式有助于企業(yè)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優(yōu)勢。

方案

1. 制定詳細的工作量標準:明確每項任務的完成標準,包括數量和質量指標。

2. 實施透明的薪酬計算:公開計件單價和工資計算方法,增強員工信任感。

3. 設立質量獎懲機制:對達到或超過質量標準的員工給予獎勵,對質量問題進行扣罰。

4. 定期培訓:提供定期技能培訓,幫助員工提升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5. 引入競爭機制:鼓勵員工間的良性競爭,如設立月度或季度優(yōu)秀員工獎項。

6. 監(jiān)控與反饋:設置監(jiān)控系統(tǒng),定期收集數據,分析生產效率和質量,及時調整制度。

7. 關注員工福利:除了計件工資,還要關注員工的其他福利,如健康保險、休假等,以保持員工滿意度。

計件管理制度的實施需要全面考慮各種因素,既要激勵員工提高生產效率,也要保證產品質量,同時關注員工的滿意度和企業(yè)發(fā)展。通過持續(xù)優(yōu)化和調整,計件管理制度可以成為推動企業(yè)高效運營的有效工具。

計件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工廠車間計件工時管理辦法

工廠車間計件工時管理辦法

1.目的

規(guī)范工時管理過程中的不合理現象,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工作氛圍,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工作效率。

2.范圍

生產部計件產品及零部件

3.職責

成立工時管理委員會,設置工時測量/核算員。

工時管理委員會由生產部長、工時測量核算員、工程部長/產品工藝員、車間班長(只參與本車間范圍工時管理內容)等人員組成。由生產部長任工時管理委員會主任。工時管理委員會主任對工時管理委員會的職責負責。

工時管理委員會:負責工時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工時定額數據測量的組織和安排,工時定額確定,工時定額數據調整,工時管理問題的處理等。為保證工作效率,工時管理委員會主任可對工時調整,工時投訴調查和處理事宜作出即時安排。

工時測量核算員:負責工時定額數據測量的具體實施,工時管理文件夾的維護和更新。負責對各車間班組每天匯總提交的員工計件數量進行實際有效工時的核算,并在隔兩天的早上10:00前公布于各車間班組的公告欄。

4.工時管理規(guī)定

4.1工作分類確定

工時管理委員會負責組織人員,根據工作性質的不同特點(主要指工作性質不同導致工時計算不同),將各班組的工作分為不同類別,如非計件性工作,臨時性計件工作,小批量計件工作,大批量計件工作,列出不同類別的工作范圍。

4.2工時定額數據確定

工時管理委員會負責組織人員,確定各類工作的工時定額數據,形成工時定額數據表。在本制度頒布執(zhí)行后,工時管理委員會應制定計劃,完成各車間的工時定額數據表,并在各車間工時管理文件夾公布。

4.3工時定額數據的確定方式

無爭議(以有無收到投訴或反饋為判斷標準)的成熟產品零部件的工時定額數據,直接引用。

有爭議的成熟產品零部件的工時定額數據,按測量規(guī)定進行測量驗證確定。

無爭議小批量零部件的工時定額數據,直接引用。

有爭議小批量零部件的工時定額數據,由工時管理委員會組織確定。

非計件性工作及臨時性計件工作的工時定額數據,由工時管理委員會組織確定。

4.4非測量工時定額數據確定的要求

必須綜合考慮設備的性能差異,需要的技術能力,零部件的加工難度和操作難度,工作安排的難易程度。

必須有真正了解加工工序的人(工序代表/組長或工藝員)參與確定。

必須有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安排。

必要時可參考實際測量工時數據。

非測量工時數據的確定至少得到所在車間車間主任,工序代表/組長的確認方可核算工時,特殊情況必須要經過工程部部長,生產部部長的確認方可進行核算。

4.5工時定額數據的公布

每個車間需用文件夾公開展示實行的工時定額數據表,工時管理制度等,以便員工查驗。

工時定額數據確定后,應保持穩(wěn)定,除非有投訴或管理人員認為數據影響了公平合理性,需要進行調整。

當工時數據得到修改調整時,應在執(zhí)行之日上班前,在公示文件夾進行更新。

4.6工時定額數據的更新和維護

工時定額數據的更新維護工作由工時測量核算員負責。

工時測量核算員應保證工時數據的完整和有效性。

測量工時調整時間范圍:測量性工時調整為1個季度調整一次,調整時間是月頭(1~5號)或月末(25~30號),特殊情況可作臨時調整,但必須填寫工時定額測量/調整申請表到工時管理委員會進行審批,通過后方給予測量調整。

4.7工時定額測量規(guī)定

由工時測量/核算員組織某工序的測量工作。

測量方法:針對某一工序,分別找操作效率高,普遍,較低的三個人,獲得這三人某段時間的加工數量、加工時間、計算平均時間,然后將三人的平均時間再做平均,作為該零部件該工序的生產工時。測量時不應預先告知。測量計算結果應得到當事人的簽名確認,并做好記錄。(若有未能找到三個代表人的特殊情況,采用其他測量方法需經工時管理委員會主任、所在車間主任、產品工藝員(工程部部長)審核批準后執(zhí)行,但結果仍然要記錄和簽字)。

工時測量必須考慮,設備的性能差異,操作難易程度,加工難易程度,必要時工時數據應具體到不同的設備。

4.8工時定額調整申請

任何員工可向工時管理委員會提交工時定額調整申請,申請必須書面提出。

工時管理委員會必須在48小時內組織或委托人員對工時定額調整申請進行核查,并決定是否進行工時檢驗及調整。

不論申請是否批準,工時管理委員會應在2天內回復結果。

若工時定額調整有必要,工時管理委員會應在收到申請2天內,組織相關工時定額的測量工作,按審批程序進行批準和發(fā)布。

4.9工時定額測量后的審批和發(fā)布

按照測量規(guī)定測量后的工時數據,需提交工時管理委員會審批,應至少得到工時測量/核算員,所在車間車間主任,產品工藝員/工程部部長,生產部長的一致同意后,進行發(fā)布。

4.10工時數據統(tǒng)計管理(工作安排,工時統(tǒng)計,工時公布,工時核算)

班組長必須嚴格按照工時管理規(guī)定和數據執(zhí)行。

工時測量核算員對各車間班組每天匯總提交的員工計件數量進行實際有效工時的核算,并在隔兩天的上午10:00前公布于各車間班組的公告欄。

如果計件員工對公布工時數據有異議,應該在公布之日起兩天內及時反饋到工時核算員進行確認后更正。逾期不反饋視為默認處理。

班組長必須與下屬員工確認當天計件產品的數量;對于有意虛假/虛報數量,班組長有權10倍扣除多報數量。對于有意虛假/虛報當天產品加工數量的10%以上,班組長有權取消當天有效工時并提交工時管理委員會,通報批評。

4.11工時管理的反饋和投訴渠道

工時管理方面的任何問題,任何員工可向工時管理委員會進行投訴和反饋。

工時管理委員會必須在24小時內對員工反饋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并在2天內回復員工。

若員工向工時管理委員會反饋/投訴無果,員工可向稽核辦或總經理信箱進行反饋,或通過投訴/申訴管理辦法進行反饋。

4.12工時管理的溝通與培訓

班組長有義務將工時管理方面的規(guī)定,通知,決議,工時定

額數據,應在24小時內,通過會議和其他方式傳達到每個員工,保證員工及時了解相關變化。

員工可通過車間的工時管理文件夾了解制度,工時定額數據等。

班組長有義務將每天的工時數據進行公布和告知,讓員工及時掌握自己的工時數據。

4.13工時價格確定的原則

按照目前同行業(yè)基本工時工資率實際情況確定工種工時工資率單價。

工時工資率調整的上下浮動不能超過±10%。

4.14工時價格確定的過程

財務部核算->生產部長復核->總經理審批

5.處罰規(guī)定

不履行職責,處罰5元/次;

未按本規(guī)定執(zhí)行,處罰10元/次;

對于虛假投訴,一經查實,給予100元/次處罰;

第2篇 公司生產計件管理辦法(9)

公司生產計件管理辦法(九)

第一部分 計件制度的說明

1.1根據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進行動作研究,確定操作規(guī)程和動作規(guī)范,確定勞動時間定額,完善科學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工人使用標準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崗位上成長;制定科學的工藝流程,使機器、設備、工藝、工具、材料、工作環(huán)境盡量標準化;實行計件工資,超額勞動,超額報酬;管理和勞動分離等理念,對我公司現行生產條件進行權?分析,我公司擬推行計件制管理。

1.2計件的優(yōu)勢:計件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減少勞資雙方在時間方面的損耗,更利于員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多思考,勞資雙方更有效利用所有現有資源。

1.3計件的劣勢:計件工作時因員工能力與自身素質以及管理員的水平等關系,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較大,競爭壓力比較大。另外,如果管理不到位,員工因品質與技能方面沒有提升而導致整體團隊受影響,員工和管理員收入會受相應的影響。在計件管理中,對管理員的本身管理水平要求較高。

1.4為了使計件制度更多地表現出優(yōu)勢,避免劣勢帶來的負面影響,管理者一方面要不間斷的對員工進行培訓,另一方面要強化自己的管理技能與方法,防止因管理的缺陷為員工、自己和公司帶來相應的損失。

第二部分 計件工時標準說明

2.1為了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勞動法》發(fā)生沖突,同時更高效的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計件工時標準設定時,參考制造業(yè)統(tǒng)一使用的方法試運行核算。

2.2計件標準工時核算方法:

2.2.1一年按365天計算,52個星期天,52個星期六,11天國假,上班時間為265-52_2-10=251天;

2.2.2月薪按深圳市最低工資標準700元/月計算;

2.2.3每月標準上班工時為251天/12月=21.92天/月;

2.2.4每天工作時間為8小時工資為33.46元,每小時工資應為233.46/8=4.18元;

2.2.5每月計劃工作時間超過168小時以外的計件產量按計件單價的1:1.5計算工資,如生產a產品,時產量為1000只,單價則為0.00418元,當月生產量應該為:168_1000=168000只,超過168000只以外的單價按0.00418的1.5倍計算工資,即0.00627元/只。

2.3計件計劃工時指按標準工時核算產量時所得的標準時產量而計劃的核算工時;因個人原因或待料使工作時間超過計劃工時的,公司不支付額外的等待工時或加班工時。

2.4計件工時標準按每小時3600秒/單位加工工時-寬泛工時(15%),細則請參考第三部分《標準工時的核算方法》。

第三部分 標準工時的核算方法

3.1按ie運作經濟原理的工時核算方法,每天工作量按8小時計算,每小時按60分計算,每分鐘按60秒計算,每秒按100毫秒計算。

3.2工時精確度:工時標準精確到秒后兩位小數―即毫秒;單價精確到人民幣元后4位小數,即0.01分;月工時精確到天,按168小時每月計算。

3.3工時核算過程中與人事行政部門相關文件有沖突的,按版本最新的為準核算,并即時更新版本。

第四部分 工序工時的采集

4.1工序分析時,每個工序以五個工步以內為一個工序,超過五個工步按兩個工步計為一個工序的,我公司仍算一個工序,但可分工多人操作,計算工時時按實際最少人數計算。

4.2工時采集時,分60秒,6分鐘和1小時,4小時與8小時五種方式交叉進行,在確定標準時,為了提高精確度,最少使用兩種時段進行采集,四種時段做參考。

4.3現場工時采集時,通常使用60秒和6分鐘兩種時間進行計算,即按60秒產量和6分種產量進行核算。工時采集計算過程中不包括工充轉移、工人移動或暫停等影響工作正常進行的時間。

4.4寬泛時間率是指除了正式工作時間以外,用于搬運物料、飲水、上洗手間等所耗用的工時,每天8小時的寬泛時間為8_0.15=72分鐘,即一天正常8小時的有效工作時間按8_60-72=408分鐘(6.8小時)計算。

4.5單位工時的確定:用每小時時間(3600’)除以單位工序工時(t)乘以扣減寬泛時間率的有效時間率(α100%-15%)。即3600/t_α,如生產某產品單位用時為10秒,工時核算為3600/10_0.75=306pcs/h。

4.6通常生產過程中第一次工是采集為正常生產1小時后,采集分60秒(一分鐘)和360秒(六分鐘)兩種,分別核算后,取平均值。每二次采集為正常生產該產品一個星期后,取1小時、4小時與8小時中的任何兩種報表情況進行評定。通常第二次采集取1小時、4小時兩種時段評定,訂單量較大的須采用1小時、4小時和8小時三種時段進行評定。工時評定是為了對第一次工時采集的結果進行評定,如果有較大的差距(超過5%),需重新做第一次工時采集,差距小于5%的按第一次采集進行核算,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做相應的調整。

4.7已經評定ok的產品,如果沒有進行工序變更或改良時,不再做工時調整,如果因物料質量或設備因素導致產量變更時,可臨時做新的產量標準,但此標準只做第一次工時采集,也只在被審批的時期內采用。

4.8工序編碼。為了便于企業(yè)擴大規(guī)模后上erp系統(tǒng)做工時核算,所有工序在工時采集完成后設定相應的工序編碼。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生產車間的報表可以視情況量力采用工序編碼。工序編碼采用13位國際物流商品位數,有效編碼為a~z的26個字母和0-9的10個數字,以及+、-、_、/四種符號。格式如下:

jdpc_____ _____

公司生產部工時代碼車間代碼工序代碼序列號擴充碼

4.8.1聚德公司縮寫,jd

4.8.2生產部門代碼,productioncontrol

4.8.3工時代碼:b―計件bythejob,t―計時time

4.8.4車間代碼1―配料,2―拉漿,3―制片,4―裝配,5―處理/加工,6―化成,7―包裝,8―其他

4.8.5工序代碼

4.8.6序列號,從01開始序列排列,要求不能重復。

4.8.7擴充碼,指序列號不能滿足用量時啟用,在未啟用時通常用-00表示。

4.9工序標準被審核批準后,總經辦、品質技術部、人事行政部、財務部備份,車間只發(fā)行相應的標準部分,更新標準后,每周以電子檔格式cc給相應的部門負責人,生產車隨時發(fā)布新標準。

第五部分 工時計算與審核、發(fā)布

5.1當天的計件工時必須每天早上9:30

前由生產車間負責人匯總后上報生產文員處,生產文員對其進行核對,在確認無誤的情況下,將務車間報表在上午11:30前匯總輸入電腦,并生成各車間員工工資表,將此表張貼于公布欄。

5.2車間員工和管理員應在工作完成三天內到公布欄查看計件工資表,如果工資與實際工作情況有出入,應在工作完成四天內反應到生產車間管理員處,不可到辦公室或車間文員處查對。車間管理員對員工提出的問題進行核對,確實有問題的,到生產文員處查對或修正。

5.3生產文員每周五上將上周工資表以電子檔模式交總經辦、人事行政部和會計部,由人事行政部和會計部進行審核,審核部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確認后進行修正。

第3篇 計件工資管理制度

1,公司碼盤工序實行計件工資制度,按勞分配,個人計件,無保底工資、加班工資等的模式,入職時須簽訂臨時聘用協(xié)議書;

2,車間核算員須如實記錄該崗位工人碼盤、拆盤數量、規(guī)格、出勤等數據;

3,計件產量記錄表要做到日清月結,公開透明,準備無誤,核算有依據;

4,產量相關數據須上報主管領導審核確認后,方可作為計件工資核算依據;

5,計件工資標準,木材寬度尺寸為172-108時,17元/盤;

木材寬度尺寸為57-72時,20元/盤;

6,拆盤時,無論尺寸規(guī)格,均為8元/盤;

7,碼盤、拆盤作業(yè)中,不按標準操作致使材堆松散、傾倒,或在操作過程中對木料造成損壞,須對操作人員進行考核,停發(fā)計件工資或照價賠償;

8,因不符合標準等原因造成的返工操作,不重復納入計件工資中核算;

9,對不遵守現場其他管理制度的操作人員,采取計件工資考核或勸退處理;

計件管理制度(3篇)

計件管理制度是一種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式,它基于完成的工作數量或質量來確定員工的薪酬。這種制度不僅涉及到生產效率,還涵蓋了工作質量、員工激勵、薪酬分配等多個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計件信息

  • 鞋廠管理制度計件方式(8篇)
  • 鞋廠管理制度計件方式(8篇)69人關注

    鞋廠管理制度計件方式是一種激勵員工提高生產效率的管理策略,它涉及到員工的工作量計算、薪酬分配、績效考核等多個方面。通過這種方式,員工的收入直接與他們完成的 ...[更多]

  • 計件管理制度(3篇)
  • 計件管理制度(3篇)42人關注

    計件管理制度是一種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式,它基于完成的工作數量或質量來確定員工的薪酬。這種制度不僅涉及到生產效率,還涵蓋了工作質量、員工激勵、薪酬 ...[更多]

  • 生產計件管理制度
  • 生產計件管理制度31人關注

    生產計件管理制度是企業(yè)生產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旨在通過量化員工的工作成果,提高生產效率,確保產品質量,并激勵員工提高生產力。這一制度涉及到以下幾個關鍵方面:1.計 ...[更多]

  • 計件工資管理制度
  • 計件工資管理制度16人關注

    計件工資管理制度是一種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的薪酬分配方式,它基于員工完成的工作量和質量來確定其收入。這種制度涉及到工作量的計量、工資標準的設定、績 ...[更多]